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4746更新時間:2019-12-29 08:02:20

    “接下你們要做的就是更深度的實驗。實驗甲乙兩種火槍的耐久度和精準度,還有它們的破甲性。”從連續不停的擊發角度實驗,從二十發連射後降溫再接著射擊方麵著手實驗,趙構要把擺在他眼前的火繩槍和燧發槍性能摸得更透。

    而至於精準和破甲屬性,那也是衡量火槍性能的兩大方麵不是麽?

    然除了火槍之外,照辦處還有第二項產品也擺在了趙構麵前,那就是新一代的馬步兵護甲。靠著新研發的水力鍛錘和冶金技藝,將盔甲向板甲方向靠攏,最大化的製造出一種重量和防護力均衡的新式甲衣。

    這可是很至關重要的研發課題。

    雖然板甲那東西對比火槍,完全就是被克製的落後貨色。但它對比火槍來也更容易出成績不是麽?

    再說了,火槍那玩意兒便是被研發成功了,也不可能迅速的就大規模裝備軍隊不是?

    不管是從造價,還是從保持帝國大軍的持續競爭力角度出發,火槍都是宋軍藏起來的一手。就跟那火炮研製一樣。後者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製造工藝了,隻是一直被趙構掩藏著罷了。

    趙構不願意那麽早的就把這種大殺器暴露出來,因為在眼下的世界裏,配重式投石機就已經無敵了,根本用不著火炮。

    早早暴露出來,完全是給敵人追趕自己的機會。為將來趙宋的征服腳步製造障礙。

    他始終把火炮藏的嚴嚴實實,整個朝堂上都沒人知道火炮的存在。

    這是他留給後人壓箱底的寶貝。

    而至於為什麽火炮比火槍那麽快的被製造出來,其塊頭巨大的原因不提,青銅的延展性遠較鐵質好,這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地方。

    唯一的壞處就是青銅炮的耗費太大太貴了。

    一尊青銅炮,小則數百斤,多則幾千斤,大部分金屬都是銅,偏中國又是一個缺銅的國度,那一門炮的耗費可是不小。

    也是因此,趙構才一邊使人往呂宋發展,因為後世的呂宋銅礦很多麽。而另一邊他又使人往江南的饒州去。

    去饒州幹嘛呢?

    自然是勘探銅礦的。因為後世中國的德興市就在此時的饒州中啊。

    在中國要想銅礦了,德興就是一個躲不開的名字。而作為後世的中國銅都,饒州這地方也遠在李唐時期就已經有銅礦開采了。

    唐宋兩朝更在此處設立了永平監,這個後世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的名字,在曆史上可卻是唐宋兩代官營的造幣中心,唐宋時期大名鼎鼎的鑄錢監。及至現下,彼處一年已經可鑄錢六十萬貫了。

    永平監的重要礦山有兩個,一個是饒州的興利場,一個是信州的鉛山場。

    但趙構相信,區區一個興利場肯定不能把饒州的銅礦潛力給盡數開發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