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6128更新時間:2020-04-13 23:52:10

    同時太學與國子監等機構,最為國家最高學府,其生員除萌補之外,最大的來源就是各路舉子。那些不願意以‘舉人’身份入仕,年齡又在二十五歲以下的,都可以報考太學或國子監等。

    在三十歲之前,他們或許能考中進士,或者是通過不錯的學習成績,被直接推薦到中央各部門實習,那是隻要能通過三個月的考核期,那就能留下的。

    同樣是從九品的芝麻官,或是同樣當個文員小吏,是在鄉鎮裏打滾,還是在中央六部各司混跡好呢?

    答案不問可知。

    所以,太學、國子監等國字號學府的考核,那也是很嚴格的。

    趙構可不想看到手底下的官兒,全都一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蠢模樣,他在推出舉人、秀才之前,先就改動了太學、國子監等高級學府的課程。從地方上尋來了很多幾年老吏,還有一些能臣,減少了四書五經,增加了文政、數學、工程、司法、農桑等科目,其中文政一科就附帶了祀神、製書榜文、吏典、印信衙門、獄囚、起滅詞訟、田糧、倉庫、會計糧儲、各色課程、魚湖、金銀場、窯冶、鹽場、係官房屋、書生員數、耆宿、官戶、境內儒者、好閑不務生理、犯法民戶等31項為官到任須知常識,外加體育。

    如果是憑著真才實學進的學府,之後幾年裏隻要不被汴京城的花花世界迷昏了眼,荒廢學業,那三十歲之前肯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出路的。而要是真出幾個混到了三十歲都還沒有著落的人,這也是那些國字號們的恥辱不是?

    話說趙構現如今在趙宋士林中的名聲是毀譽參半,但總比一開始時的獨夫國賊要好很多。

    這好轉的一部分名聲,不可否認,大宋現如今的赫赫戰功占據了不小的比例,而趙構接著推出的舉人和秀才功名,也多少起到一些作用。

    哪怕他改革了科舉後,詩賦經藝就徹底的退居二線了,但策論還在不是?而且是比重最大的。

    加之舉人、秀才隻要考中就能進官府做公,哪怕地位要低一些,可官吏合流之後,最低級的秀才也一樣有位列封疆的哪一天不是麽?

    不說別的,就說那李若虛,這人是靖康名臣李若水的二哥。

    曆史上的李若水靖康二年不屈被殺,可這個時空的李若水至今還活的好好地呢。

    隻是人比較那啥,跟著趙桓一路跑去了江南,很是看不上趙構搶奪兄位的德性。現在也依舊在趙桓的王府裏做知客。

    但李若虛卻不一樣,早早上了趙構的船。從趙構起兵之處就在軍需轉運上做事,至今不過五年時間,就已經是京西南路的轉運副使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