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0章 拉腳(2/2)

作者:恣悠悠字數:8052更新時間:2019-05-25 11:07:37

    分地引起耕牛和毛驢熱,致使本地的大牲畜缺口特大,進入冬季,開始有人從事大牲畜的販運。

    十幾個人聯手,從內蒙往內地販運大牲畜。大多是趕著牲畜徒步販運,來回接近二個月,一趟能掙五百多元。

    這樣一來,大牲畜的價格開始回落,基本上恢複到正常價格。有了充足的貨源,家家戶戶都買頭大牲畜喂著。

    人們收入的幾百元錢,置辦了地排車再買大牲畜,差不多都花光了。有的人家,甚至還欠了外賬。

    不過人們的勁頭十足,關鍵是生活有盼頭,今年置辦齊了,明年掙的錢就能存下來。

    也有用自行車進行短途販運的,他們大部分是倒賣糧食。雖然糧食是國家控購物資,嚴禁個人販賣。

    可用自行車馱個二百多斤,進行少量的短途販運,倒也沒人管。

    短途販運除了趕集外,還可以走村串戶。經常有人馱著大米,在村裏吆喝:“換大米,換大米”。

    人們用麥高粱大豆等糧食,按照一定的比例,換些大米,給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吃。

    在大家的心目中,雪白的大米粥,算是比較高檔的飯食了。

    臨水地區的南部,有幾個公社就種水稻,他們那裏的群眾,馱著加工好的大米,到二百多裏外的地方,換取別的糧食。

    男人們外出掙錢,婦女在家也舍不得閑著。她們起早貪黑的忙碌著,除了家務活外,幹的最多的是紡花織布。

    這些年,人們缺衣少穿的,買布受布票限製,織布沒有棉花。

    今年,棉花大豐收,又沒了交愛國棉的任務,人們有了自主權,各家都留了足夠的棉花。

    原來,人們織布都是在春進行,氣溫合適而且白長。從今年開始,夏就有人織布袋。

    現在到了冬閑,婦女們不顧寒地凍,就開始織布了,大部分人織的還是布袋的,也有織被褥和床單的。

    這些年人們穿的都顧不上,除去新婚的夫妻,誰家的被褥都是補了又補。不隻是缺少布料,也沒有做被套的棉花。

    國家不收霜後花,每畝地剩下的二十斤皮棉,正好用來織布袋或者做被套用。

    人多缺被褥的人家,點燈熬夜紡花,抓緊著織上一機子做被褥的粗布,趕在嚴寒到來之前,套上幾床新被褥。

    特別是家裏有準備結婚的,更是急著紡花織布。現在有條件了,就想給孩子們多準備些被褥。一機子布最多1勾子,大體上用5斤手紡的棉線。

    一個人每紡半斤棉花,手快的能紡八兩。一勾子布春一就能織完,冬得一半的時間。

    家裏有兩個婦女的話,一個月就能織一機子布,夠做6床被褥的,基本上解決了被褥的問題,

    以前年輕人結婚,婆家給準備一鋪一蓋,娘家準備二鋪二蓋。

    這兩年的標準就提高了,婆家是一鋪二蓋,娘家是四鋪四蓋,多的是六鋪六蓋。今年聽娘家有陪送八鋪八蓋的,人們提起來都議論紛紛。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