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章 自在皆是夢(2/3)

作者:燕鐹無聲字數:7830更新時間:2023-10-07 03:49:51

    在場諸人聽的驚悚,就不知道井蛙、夏蟲入耳感覺如何。

    “上仙,您說的,我們都聽的不是很明白,可否明示”?司馬陵慢慢將五洲現狀,詳詳細細講述一遍,之後,便做聆聽狀。

    沉默著,沉默著。

    “不是說天下盡化五洲,生靈皆入淨土麽?怎麽這群人,呃,所有人,這麽廢?武道五境?清虛五境?媽呀,就這兩下子,還想通天”?井蛙問道。

    問的當然不是在場諸人,諸人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能力。

    “出世,入世皆是緣法,既然這樣,便請諸位,探索這萬星堆吧,一切,靠自己了。此地雖無詭異危險,但切記:勿要沉迷,一沉迷,便是千年百世,嗬嗬。你們可沒我**那本事”。夏蟲歎息著,說完便不作聲了。

    “諸位,好自為之”。井蛙難得正經了一句,隻是語氣中飽含失望。

    **不是違*禁詞匯,而是說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夏蟲聲音太低,所有人都無法聽清。

    長久的沉默中,萬星堆內外之人,都各自想著不可說的心事。

    萬星堆,開創於神滅之前,是眾神發現背後強大規則之後預留的後手,與星空深處的“滄海遺珠”交相輝映。

    二者比較起來,萬星堆重於滄海遺珠。

    因為這裏是始地,是眾神嘯傲的地方,更是他們嘯問蒼天,不屈逆天,最終消散的地方。

    眾神對此地,寄予厚望。

    不光留下了完整版的通天寶典,更留下了更加珍貴的“希望之光”。

    希望,就是在任何衰境、逆境、絕境中,不沉淪,不放棄,不沮喪的盼頭。不光有意,還有形。

    諸神消散,神意未滅,神意沒了根本,也會消散,但消散之前,惟一之願,便是看到規則消散,眾生無苦,天下再無紛爭的場麵。

    不甘心、狂怒、甚至以牙還牙也好,睚眥必報也好。規則滅神,換來就是神全力的反撲,這沒什麽不妥。

    而此時五洲眾生:或碌碌一生,掙紮於環境;或修者一世,難獲自由;天縱絶豔的大宇至上之人,頭上無時無刻懸著把規則之刃,生死由人。

    天地無情,規則無情,以奴役眾生為樂。

    諸多的限製,貧、病、哀、思、恐。。。哪有自在可言。

    就是莊廣陵那般心境瀟灑,不著於物,不動於情。自身倒是清淨自在仿似高人,但對生靈無利,於蒼生無補,到最後,一抔黃土,掩埋了所謂的瀟灑,更顯淒涼。

    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莊廣陵才毅然決然的找到並死皮賴臉的跟著唐玄,既不說原因,也不說其他。

    他在等,等一個機會。

    他並不想做一個以瀟灑名傳後世,但實則麻木自己,逃避現實的人。他想在有生之年,求、盼、願、鬥,得一個真正的大自在。

    悟了,便去做了。

    入世並不是動了塵心,而是領悟到了更高層次的自在。

    懂因果,明事理,心正而行事果決。總是躲著避世,自在了自己,終有一天,才會後知後覺:呃,原來都是掩耳盜鈴、玩弄自己,娛樂世人。

    悔意不說,就不存在麽?

    自在不可勉強,環境真實存在。唯有心靈充分寧靜,周圍全無壓力,才是最大的自在,不摻假更非自欺欺人。

    五洲發展到今天,生靈進化到現在,雖苦,但務實。

    真是客觀存在,幻是心靈寧靜。

    精神上或有寄托,但真便是真,幻就是幻,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自性無掛礙當然好,但那是你自己的修行境界,除了獲得一片讚賞譽美之詞,於蒼生,格局,後世何幹?

    唐君生大聲道:“二位上仙,可否放我侄子唐玄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