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 晁蓋劫寶(1/3)

作者:卷毛狗狗字數:7818更新時間:2021-05-01 07:24:06

    《水滸傳》是一本奇書,作者乃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老先生。

    估計施耐庵老先生當時並不老,且每日裏精力充沛,在當時沒電腦、沒鋼筆、沒油筆、沒鉛筆的情況下,愣是用毛筆蘸著墨汁,寫成了七十回本的鴻篇巨著《水滸傳》,所說皆是有關宋江及他一百零四位兄弟及三個妹子的故事,書中多采用民間說書的使用手法,為的是吸引住人,好掙點銀子花。

    讀者諸君試想,若說書說得不精彩,大熱天的,誰願意圍在你身邊聽書?又有誰願意給你施舍銀子?!

    這個就像是我們今天寫書一樣,得抓眼球,刺激人的情緒,如此,書才好賣。

    正是因為如此,那施耐庵老先生使出平身之力,搖動三寸不爛之舌,極盡胡吹冒聊之能事,把宋江及梁山一百單八將,吹了個神乎其神,人人都是天星下凡。

    到了大清時,咱神州又出了個大才子,名喚金聖歎。

    這個金聖歎閑來無事,專門點評水滸,且筆墨更佳,使得《水滸傳》這本書,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但要仔細考究起《水滸傳》這本書來,恐怕說的不是事實,所謂一百單八將也是子虛烏有。

    即便是有宋江起義這件事,其陣勢恐怕也沒有施耐庵老先生說得那麽懸乎。

    但為了書好看,也為了大家高興,筆者還是按施耐庵老先生的說法來演繹下麵的故事。

    前麵,小子我嘮嘮叨叨地說了浙江匪亂的事,現在又扯到了水泊梁山;那麽,這個水泊梁山又是怎麽回事?

    原來,山東濟州府轄下有個鄆城縣,係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據大宋汴京約六百餘裏,乃是個武術之鄉。

    這鄆城縣,民風彪悍,放蕩不羈,路見不平,一聲斷喝;該出手時,果斷出手,因此,出英雄的同時,也常常出現一些強盜響馬,專事剪徑劫道,搶奪財物之事。

    話說鄆城縣衙,有個押司,姓宋,名江,字公明,平日裏,好救人於危難之時,故此又有了“及時雨”的名號。

    這廝,人長得矮胖,皮膚黝黑,在家裏排行老三,故此又被人稱為“孝義黑三郎”。

    那年,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搜刮了十萬貫金銀財寶,要送往東京蔡太師府去。

    梁中書何許人也?

    這梁中書本名梁世傑,本是東京朝廷裏的中書侍郎,因娶了蔡京的女兒,故此被蔡京格外抬舉,一直抬舉到以中書侍郎的身份判大名府事。

    故宋時,重文輕武,文人地位遠高於軍人,朝廷官員也看重文人身份;故此,梁世傑雖是知府,卻不願意埋沒了中書侍郎的身份,對外仍稱作中書,為的是強調其文人的身份。

    梁世傑自從山身,漸次為一方統帥,掌握國家重任,這功名富貴,自然是泰山蔡京大力提攜而來。

    沒有蔡京,梁中書算個甚啊?!論文才能強過蘇軾去了?

    那梁世傑的老婆蔡氏,自小受家境影響,從他老子蔡京那裏,好的沒學下,對如何斂財學了個透徹。

    現因梁世傑獨掌大名府權力,上馬管軍,下馬官民,權勢大得很,那蔡氏便天天在梁世傑耳邊聒噪,說你今日的功名富貴從何而來,萬萬不可忘記哦!

    梁中書心道,哪能忘了?!全是老丈人給的唄!

    其實,梁世傑比他女人更壞。

    這梁中書,雖然自幼讀書,頗知經史,卻是個綱常敗壞,貪得無厭之徒,眼裏隻有泰山的提攜之恩,心裏從不念及國家的培育之情,一到大名府任知府後,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要趕在六月十五日蔡京生日時,作為生辰綱敬獻上去,好給老泰山蔡京賀生辰。

    不義之財,來之容易,去之也容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