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老專家的讀心妙法(1/3)

作者:溫暖字數:6692更新時間:2021-05-01 10:51:56

    相反,一位美國教授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做過一個實驗,把測試謊言變成測試記憶。這位學者認為,無辜者和罪犯心理上的差異在於,發生犯罪時,罪犯因在現場而知道一切,他的記憶裏保存著這些數據。可是,一個無辜的人,他什麽都不知道,記憶裏是一片空白。

    這種理論,即使在美國也不占據主導地位。可是閆明在實踐基礎上,提出如下觀點:心理測試技術並不一定需要測定口供的真實與否,而需要測定罪犯有沒有跟案情有關的心理痕跡。隻要罪犯實施過犯罪,他頭腦裏就會留有心理痕跡。測謊儀對被試生理指標的追蹤,依據的也是這一點。

    一次,華北有一起棘手的案件請他協助辦理。案情是這樣的,有個村子一個老太太死在家裏,案發現場出現性虐和焚屍等跡象。閆明認為,這些特征都說明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變態殺人案。在閆明去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警方除了抓獲一名嫌疑人之外,案情沒有一點進展,大家都愁眉不展,隻好求助於閆明。

    就這樣,閆明來到華北,審問了嫌疑人之後,就讓公安局把他先放了,因為沒有找到證據證明該人實施了犯罪。經過現場了解,閆明推斷這個案子的罪犯就在這個村子裏。罪犯一直待在這個房子裏,殺人後進行屍體性虐,說明該罪犯心裏沒有恐懼感,覺得很安全。而且作案後還進行焚屍,偽裝現場,掩飾犯罪行徑,說明此人離這裏很近。因為如果離得遠,焚屍滅跡就顯得多餘了。

    另外,此人作案前肯定去過被害人家裏,對這個房子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包括對老太太單身居住的情況,等等。因此,流竄作案首先被閆明否決了。

    劃定了嫌犯範圍之後,閆明讓當地公安局把村裏所有有前科的、離婚的、有變態傾向的、打光棍的、入過獄的人都找來,劃定了一些嫌疑人,也包括之前放走的那個。閆明采用心理痕跡法,對這些人逐一進行審訊,很快就把真正的元凶找到了。

    在破獲的無數案件中,閆明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發生在東北的一起銀行盜竊案。這個案子一開始沒有任何線索,沒有作案痕跡和現場,沒有具體作案時間,沒有嫌疑人範圍,也沒有具體的丟錢地點。在這種情形下,閆明利用心理痕跡法,經過幾輪測試,精確地定位了犯罪嫌疑人。而且在嫌疑人沒有任何口供的情況下,根據心理線索找到了被盜的錢款。

    那是在2000年左右,東北某城市一家銀行的一百五十多萬元被盜,警方鎖定的嫌疑人是8個女營業員,因為她們都接觸過這筆錢。但是,她們沒有一個承認作案,而且公安局也找不到任何線索和證據。案子就這樣擱淺了。

    剛接手這個案子時,閆明認為,沒有確切的目標,就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內部測試。因為這個案子肯定是內部作案,一百五十多萬元的巨款,外人是不可能無聲無息地就從銀行拿走的。但疑點是,錢到底是辦公室的人拿的,還是櫃台的人拿的,抑或是金庫裏的人拿的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