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章(1/2)

作者:王雨字數:5164更新時間:2021-05-02 03:15:45

    這日下午,寧承忠家來了客人,重慶仁字號袍哥掌旗大爺、富紳武哲嗣攜夫人和幹女兒喻笑霜登門到訪。寧承忠設家宴款待,迎接貴客武哲嗣夫婦首次登門,為剛從日本歸來的喻笑霜接風。

    寧承忠是鄙視商人、袍哥的,對武哲嗣卻另眼相看。他是個開明的有良知的商人袍哥,是喻笑霜的幹爹。鄒勝給他說過,在重慶碼頭做事,少不得跟這些人打交道,即便是以毒攻毒也該利用。

    是喻笑霜慫恿幹爹幹媽來訪的,說是自己與寧夫人雪瑤認了姐妹,得去看看雪瑤姐,送禮物給她。幹媽說該去,幹爹說那就去。

    喻笑霜穿左右開叉直身氅衣,衣掩至足,隻露出旗鞋的高底,顯得高雅富貴。寧承忠看著暗歎。喻笑霜送給雪瑤姐的禮物是一塊日本印花雪紡麵料,嘻嘻笑說:“雪瑤配雪紡,玉衣配嬌娘,雪瑤姐做衣服穿會更漂亮。”說得雪瑤姐心花怒放。喻笑霜還送給雪瑤姐一盞“河豚提燈”,是用河豚魚皮做的,小巧精致,像個胖乎乎的娃娃臉,其上可見魚刺。喻笑霜說:“日本的山口縣盛產河豚,日本人把河豚讀作‘福’,‘河豚提燈’是吉祥物。”王雪瑤愛不釋手。寧承忠不喜歡,有書記載,河豚乃是“滿臉殺氣的邪惡者”。喻笑霜說:“日本人早先害怕河豚,現可以安全食用了。河豚不隻是好吃,還可製作玩具和工藝品,他們就製作有‘河豚皮球’,供喜愛棒球的孩子們玩耍。”寧承忠想,河豚的惡毒本性是改不了的,如同日本侵略者一樣,不僅霸占了琉球,還進攻我台灣,軟弱的清廷賠償了五十萬兩白銀,日本人才退兵。

    說到孩子們,武夫人就問起寧家的孩子們來。王雪瑤說:“大兒子繼富忙著‘大河錢莊’的事,二兒子繼國成天都往他二叔那裏跑,幺兒子繼兵在‘三巴書院’念書……”“三巴書院”是武哲嗣主持開辦的,寧承忠夫婦給過資助。武夫人見過寧繼兵,她那十二歲的兒子武德厚也在那書院念書。有一次,她去接武德厚,遇見寧承忠打寧繼兵,說他竟敢逃學。是她上前勸說,他才住手。武夫人說了這事,大家都笑。王雪瑤埋怨寧承忠,說他這人下手重,把娃兒打得驚叫喚。寧承忠說娃兒不打不成材。他們都不知道,武德厚就是寧家被拐賣的三兒子寧繼強,親兄弟倆在同一所書院念書,也都互不知情。武夫人還知道一件事,她兒子武德厚對九歲的女學子範曉梅說髒話,捏她的臉,範曉梅哭了。寧繼兵打抱不平怒眼阻止,武德厚罵他狗咬耗子多管閑事。二人都倔,老子龜兒對罵,扭打成一團。武德厚跟父親武哲嗣學過武功,將寧繼兵打得頭破血流,也是她去喝止的。她為武德厚從小學壞而傷腦。武哲嗣說,男娃兒少不得要打架,有我武家敢愛敢恨的秉性。還說,這小子要是真喜歡那個細妹崽範曉梅,將來長大後就娶了她進門,做我武家的兒媳婦。

    席桌上說到了王家大院,武哲嗣說,這可是重慶城的名門大戶,問起是如何發家的。雪瑤就滔滔不絕講說,明末清初,王羲之後裔一脈經江西移民填川來到重慶落戶,聚居東水門一帶。清朝道光年間,生長於重慶湖廣會館的後人王信文,看中了南岸這商賈雲集、市井繁榮的水碼頭,選了此地定居,是其王家大院的始祖。他開先做糧食買賣,有一年,霪雨成災,家中上千斤胡豆全都黴變,隻好當廢物處理,殊不料,這些發黴的胡豆被牲口吃後,竟然治斷了正在牲畜中流行的一場瘟疫。王信文的名聲大震,生意更加興隆,買了地建了房。後來,他轉做鹽巴生意,成為川東數一數二的大鹽商。他常年在外奔波,穿件長衫拿把撐花老傘,兩次翻船都大難不死。有人說,是那把油紙糊的雨傘的浮力救了他。至今,彈子石一帶還流傳著“王神仙”的雅號和他的傳奇故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