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98章 卿越生疑(1/2)

作者:彭卿越字數:5376更新時間:2023-12-17 15:09:04

    過年的時候他仍是與她家裏人一起過,對於十三歲就離家的他來說,早與自己血親疏遠。到了大年初一那天,他爺爺也到了這小鎮上。

    他爺爺說春節時戰友們都回家去團圓,休閑山莊裏沒人陪他,回省城盡是這個宴那個宴的應酬,他想在這兒清閑幾天。

    兩位老人湊在一起相處愉快,其樂融融的四世同堂之家讓旁人很羨慕。

    他爺爺說休閑山莊的廚師再怎麽換花樣,做出的菜總是烹飪學校味道,沒有家的味道。他吩咐他們不要特意弄什麽好酒好菜,就要吃家常菜。

    初二晚上乖妹兒做的那幾樣菜,他爺爺吃得讚不絕口。

    響皮酥肉丸子白菜湯,味道濃鬱,湯汁鮮美,有肉有菜有營養,但是又不油膩,正適合老年人吃。

    這道菜中的響皮是用豬皮油炸而成,豬皮入鍋炸起泡時“滋滋”做響,所以稱響皮。她外公說小時候聽著街邊飯館響起這種聲音,就嘴裏直冒口水。他爺爺表示深有同感,又說好多年沒吃到過響皮了。

    這道菜中的酥肉,是用去皮後肥瘦相間的肉塊裹上雞蛋清、豆粉之類炸成,吃時再切成片。有肉的腴滑感,也有炸製品的酥脆感。

    發明這些菜的人應該是底層百姓,很明顯體現了節約精神——炸酥肉用成型肉塊,剝下的皮正好炸響皮,零角碎肉就剁爛做成丸子,再添上地裏現拔的鮮嫩白菜,不會產生任何食材廢料要扔。

    蒜苗回鍋肉是傳統川菜代表菜品,豐腴油潤、濃香滿口。不過,並不是所有煮八分熟後再切片回鍋熬炒的肉都配叫“回鍋肉”。

    尤其配料要有正宗郫縣豆瓣而不能以辣醬替代;要有正宗永川豆豉而不能用幹豆米子替代;蒜苗要用正宗獨頭紫衣蒜苗而不能用洋蒜苗替代。

    乖妹兒所做的這盤回鍋肉中,豆瓣兒是她母親按傳統製作方法自己做來存缸裏的;而她外公正是重慶永川人,豆豉是他從老家帶來的;蒜苗兒是與他們關係很好的當地農民送來,正是獨頭紫衣蒜苗。

    他爺爺吃了後,高興得滿麵紅光,“這才叫回鍋肉嘛,自從他奶奶不在了,這幾年我都要以為自己不是住在四川了,回鍋肉都沒有吃巴適過。”

    她外公喜食麻辣,那盤麻婆豆腐是他動筷最多的菜。麻婆豆腐的底料中除了豆瓣兒、薑、蒜之類還要有牛肉粒兒。因古板大哥不吃牛肉,乖妹兒就用雞肉粒代替。

    這菜口感軟和香嫩,很適宜牙齒不好的人,味道又鮮爽麻辣,既照顧了牙齒也舒服了味蕾。

    鹹燒白這道菜是蒸肉,傳統宴席上一般都有這道菜。鹹鮮適口的大肉片兒,粉酥軟糯的紅薯,再有醬香濃鬱的鹹菜,吃得人從心底生出滿足感。

    這鹹菜不是袋裝鹹菜,是春天取芥菜苔醃漬、晾曬、再放入瓦罐中窖存而成。這鹹菜墊在肉片下做底菜,比外賣的鹹燒白更誘人食欲。

    此外還有涼拌萵筍尖兒和鹵豬肝,他爺爺說涼拌萵筍尖兒是能上酒席的素菜,菜譜上叫涼拌鳳尾。酒店裏的涼拌鳳尾,用油足,顏色鮮,但少了自家做的那種萵筍自然清香味兒。

    鹵豬肝是抹醬料風幹後,再鹵煮出來的,比熟食店裏的鹵豬肝有嚼勁,越嚼越香。這本來是專為她外公下酒所備,他爺爺見廚房還晾掛著不少,就要求帶兩斤去給他那些戰友嚐嚐。

    幾天後,她外公要回家去了,他爺爺也要回休閑山莊去住。臨別前一晚,老哥兒倆天南海北的閑侃很久。

    她外公說他年輕時被拉壯丁進過國 民 黨軍隊,隻是沒上過戰場隊伍就打散了,要不然有可能跟他爺爺戰場相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