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2章、貼錯了順序(1/4)

作者:彭卿越字數:11422更新時間:2023-12-17 15:11:54

    先別訂這章,貼錯了順序,唉,以前最老的碼字係統最好,這個難改難調的係統讓我崩潰。

    關於皇帝後宮爭鬥的討論一向激烈,普遍認為劉邦的戚夫人在曆代宮鬥裏敗得最慘,落得悲慘下場又全怪她太作。

    她確實慘,被砍去手腳做成“人彘”,別的後妃多半是被打入冷宮。那麽,她若安份守己呆在冷宮裏,就能平安活到老麽?

    我們來一起看看劉邦後宮妃嬪和子女的人生結局,我認為戚夫人並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劉長生母趙姬。

    先從劉邦的長子生母曹氏說起,曹氏的生卒年不詳,家庭背景不詳,據說是一個寡婦,如果不是生了長子劉肥,要被曆史直接抹去。

    呂雉是劉邦的正妻,但並不是糟糠之妻,在劉邦沒發達的歲月裏,陪他度過那些平淡困苦歲月的女人是曹氏。

    曹氏和劉邦沒有正式結婚,用現代語言來說是“同居女友”,即使生下了長子劉肥之後,依然沒有正式名份。

    劉邦稱帝以後,曹氏處境如何沒有記載,隻有兩種傳說,一是她因病早亡;二是她不願進宮。

    劉肥是庶長子,封齊王,他是最早被封王的皇子,所占封地也是最廣的。

    這樣一個很有實力的王,是最有資格與太子爭儲君之位的,但他恪守本份沒有爭奪之心,可這樣能讓呂後容下他嗎?

    孝惠二年,劉邦死去才兩年,呂後在宮中置毒酒想害死他,因惠帝有意無意間搶喝毒酒,呂後才隻能中斷此事。

    劉肥暫逃一死,但被軟禁宮中無法離開,由幕僚獻策,把自己封地所屬的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才得以回到封地。

    回到了封地,因魯元公主是呂後的親生女兒,得了劉肥獻的地要幫他說好話,他暫時沒有受到明麵上的迫害。

    擔驚受怕當中,劉肥做什麽事都小心翼翼,沒有任何政績,四年之後的孝惠六年,悶悒愁病而亡,年僅32歲。(生於公元前221年——卒於公元前189年)

    劉邦的次子是嫡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第三個兒子是趙王劉如意。

    劉如意的生母戚夫人敢和呂後正麵硬剛,除了性格原因,還有客觀原因。

    其一,劉邦納娶她的時候,呂雉正被項羽俘虜去了,生死不知,當時她享受獨寵;

    其二,曹氏與劉邦相識於微時,在劉邦有勢力之後幾乎沒有聯係,而戚夫人是劉邦有勢力之後才跟他,已經習慣安享尊榮,曹氏沒享受過才沒想爭,戚夫人要放棄已得的尊榮難以做到。

    其三,正因她跟劉邦的初期享著獨寵,所以她不會服被解救回來的呂雉管,在她看來,呂雉是後來者。和多數一開始就被正妻壓製的小妾不同,她初時沒想到呂雉能平安歸來,很難做小伏低。

    其四,劉邦確實寵她,爭位這件事,皇帝也在推波助瀾。劉邦的後宮當中除了皇後呂雉,隻有戚夫人有封號,“夫人”是很高等級的封號,別的女子都統稱什麽姬、什麽美人,她想低調也沒法兒低調。

    (漢朝的嬪妃等級沒細分,用不太準確的對比來說,戚夫人算貴妃,別的女子隻算答應)

    戚夫人死得慘,可她不憋屈,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千百年為她發聲的文人墨客有很多。比起悄無聲息死去的那些妃嬪,她“活”得更長,用她慘烈的方式把自己形象“活”下去。

    在爭儲之鬥裏,劉如意是最無辜的,至死都才十歲,爭儲的時候年紀會更小,一個小小孩童哪有野心?可他偏偏要承擔生母的期望,嫡母的妒恨。(生於公元前204年——卒於公元前194年)

    曾有人提出,他被封為趙王之後,到了封地,戚夫人就該老實當冷宮奴隸,給兒子留一線希望,或許兒子能當個安樂王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