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0章 迎春宴(一)(3/3)

作者:午後方晴字數:7748更新時間:2019-10-03 19:49:52

    不過大多數農民隻知道幹活,也未去多想。

    所以劉昌郝也認為魯氏很了不起,在這時代,居然想到了將耕地並在一起。當然,劉昌郝這種“大田製”與魯氏還是有許多不同的,不過想低調了,劉昌郝順便了一下他的祖母,自己這種辦法是在魯氏並田上的深化。雖然路與灌溉渠浪費了一些耕地,不過車能直接到達地頭,灌溉渠的意義更不用了。另外就是節約了一些不必要的田埂,也易管理。

    “易管理……”

    “孫公,末學大母對我家產生了不可枯量的影響。”

    劉昌郝接著介紹桑園子與蓄水塘,因為魯氏在劉家心中的地位,特別是在謝四娘心中的地位,雖然蓄水塘與桑園子沒必要存在了,劉昌郝還承諾一件事,蓄水塘不完全填平,未來會保留畝餘大的水麵積,桑園子也是如此,保留幾十株老桑樹,以便後人有一個念想。

    “孫公,末學雖然敢想敢做,然非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僅是敢站在祖先肩膀上,才勉強站得稍高稍遠。”

    來到麥田,孫固:“麥子長勢是很好。”

    “兩個月後來看,與其他麥子長勢懸差會更大。”

    “為何不能推廣?”

    劉昌郝了不能推廣的原因。

    孫固聽了默然。

    如何精準播種他是沒有看到的,但能通過其他的做對比。

    理論上宋朝種糧食的耕地能有四億畝左右,眼下宋朝戶數約為一千八百萬戶,將城郭戶、遊牧戶、商戶、手藝戶、種經濟作物戶等等扣除掉,真正種糧食作物的約為一千一百萬戶。

    也就是每戶均種三十五畝耕地以上,想要精耕細作是不可能的,況且是更繁瑣的精準播種,其實他是未看到的,看到了,問都不會問。

    “能做種乎?”

    劉昌郝想了一下:“難。”

    他現在種的是印度棉,粗絨棉,適應性強,隻要用上幾年馴種的時間,使之適應北方氣候,便能馴出春棉與半春棉兩個品種,也能迅速向華北平原與關中推廣,若是換成更嬌貴的細絨棉,多半不行了。

    麥也是如此,他還記得另個時空大穗事件,許多地方領導帶著百姓種植大穗麥,以為穗子大,麥便能高產,結果不是高產,而是低產,好心辦了壞事。

    這才是麥的特性,北方必然有北方的麥種,南方必然有南方的麥種,肥田是肥田的麥種,瘦田是瘦田的麥種。

    在宋朝不易能看得出來,反正就是這點可憐的產量。

    然而欲要高產,麥種必然有嚴格的講究。

    “孫公,若末學連續種植幾年,能培育出一個新品種,然此品種隻能適用於高亢、超級肥沃的耕地上種植,且吃肥,若肥料跟不上,產量還是跟不上來。”

    “非是馴種,我在種,亦在觀在思,未來末學將所有技術摸透,或著書,講土、水、肥、光、種植、以及育種留種,各方麵皆跟上去,即便沒有良種,亦會高產。”

    許仁書:“汝真是墨子門徒?”

    高孔目微微一皺眉,孟子罵墨子是牲畜,若劉昌郝掛上一個墨子門生,那可不妙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