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2/3)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6946更新時間:2019-09-05 09:04:45

    金兵派少量精兵打民堡,四麵民堡支援,打的完顏宗翰都開始懷疑自己,還是不是金國名將。

    若是派出大量軍隊攻擊民堡,調兵遣將軍卒雲集的時間裏,民堡的百姓就會撤退,等到金兵到了,隻能拿一座空著的民堡。

    打下來,守城又成了一個問題。

    如果派出股士兵駐紮,等到大軍撤回中軍大營的時候,民堡百姓去而複返,通過留下的密道,返回民堡。

    這剛打下來,還沒焐熱的民堡,就又被奪了回去。

    若是派出大量軍卒駐紮,又有被敵人分化各個擊破的危險,行軍之大忌。

    得虧蔚縣的軍堡隻建了一半,那是個和武城一樣的圍十裏的軍堡。

    如果完全建成,完顏宗翰都不知道怎麽打這場南下之戰了。

    完顏宗翰的戰略是步步為營,緩緩圖之。

    這與金國皇帝完顏晟下達的快速拿下雲中路的作戰計劃,完全背道而馳。

    完顏宗翰還記得,在寧武關上被沈從砍的那一刀,這次的推進,讓完顏宗翰脊背發涼,斷斷不到一年的時間,宋人就展示出了他們的韌性。

    完顏宗翰甚至想交出兵權回去養老。

    並非金兵損失慘重,到現在也就折損了上千人而已。

    而是極為緩慢的行軍,讓金人喪失了他們最大的優勢,那就是騎兵的轉移速度。

    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和遠在汴京的趙桓有關。

    確切的,趙桓畫的奉聖州的軍堡,是明代的軍堡分布圖,對付遊牧民族最為好用。

    趙桓為什麽看不上驢車皇帝在河北路上挖坑的舉動,是因為驢車皇帝明知道有好用的方案,而不采納,非要挖坑而已。

    中原王朝搞基建,那是非常合理的。

    建堡壘禦敵的方案,可以追溯到先秦之時,在東漢的時候,發展到了頂峰。

    這都寫在曆史書裏的東西,趙桓在皇覽裏看到過無數關於軍堡的描述。

    甚至東漢的堡壘圖紙在皇覽裏,都是現成的。

    但是驢車皇帝就是不用,因為需要動用封樁庫的財物,

    國庫的錢都是有數的,都有去處。軍堡財帛耗費靡重,非吾之所願。

    大臣們建議在河北路上修建軍堡的事,被驢車皇帝以封樁庫為贖買燕雲十六州而設,不得妄動,乃是祖訓為理由,給否了。

    唐塔漢塚豬打圈,蟎清挖的稀巴爛。(唐朝的塔,漢朝的墓,朱明的軍堡。)

    中國正統的王朝,不管是進還是退,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極為成熟的玩法,而這個玩法正是基於基建為核心的,是經過曆史的長河所驗證過,行之有效的玩法。

    建軍堡是一件極為劃算的事,軍堡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壽。

    沒有任何製式武器可以達到軍堡那麽長的使用壽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