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零八章 豪賭(2/4)

作者:大頭文字數:11182更新時間:2019-10-24 23:57:23

    拜因裏希抓了抓後腦勺,好像又覺得不太對勁,“不對啊,比埃爾霍夫去年剛到AC米蘭就拿了最佳射手啊,米蘭的中場那麽強大,給前鋒喂球太簡單了點。邁克爾,你也得好好想想。”

    “想什麽呢,比埃爾霍夫雖然剛到米蘭就拿了最佳射手,但他不是第一年在意甲踢球啊。”

    “你想想,之前他在意大利踢了多少年球,他對意大利的聯賽了如指掌!”巴拉克顯然也十分熟悉意大利足球,熟悉比埃爾霍夫。

    確實,比埃爾霍夫在意大利可是個老油條,是職業生涯後期才來的AC米蘭,他的履曆其實相當豐富,隻不過之前沒有在豪門待著而已。

    出生於1968年的比埃爾霍夫是在1996年歐錦賽的決賽中才一戰成名的,當時已經28歲的他在德國隊和捷克隊的決賽中替補出場,他在上場後第一次觸球便為落後的德國隊把比分扳成1:1平,最後又攻進了製勝的金球,一舉成為德國人的英雄。之後,比埃爾霍夫又在自己30歲的年齡獲得了意甲聯賽的最佳射手,並成為了德國國家隊的隊長。

    奧利弗·比埃爾霍夫是大器晚成的鋒線“巨無霸”,當沃勒爾、克林斯曼組成的“德國坦克雙炮筒”狂轟濫炸的時候,比埃爾霍夫還隻能當觀眾,而當沃勒爾退役後,他趕上了與克林斯曼搭檔的機會,正是由於他的出現,才填補了沃勒爾留下來的空缺。

    的確,96年歐洲杯就像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的比埃爾霍夫隻是個默默無名之輩。無論是在漢堡,還是門興,比埃爾霍夫都沒有獲得多少出場機會,於是他離開德國來到奧地利加盟了薩爾茨堡隊。在奧地利的日子本倒也恬靜快樂,比埃爾霍夫在競爭一般的奧甲進球也很容易,但當國際米蘭向他伸出橄欖枝後,他還是毫不猶豫的來到了意大利。然而一進豪門深似海,比埃爾霍夫在國際米蘭根本找不到位置,出場時間寥寥,賽季中段他便被租借給了乙級的阿斯科利隊,並在那個賽季後被廉價的賣給了該隊。

    在阿斯科利,比埃爾霍夫一度陷入了低穀,因為他很懷疑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意甲。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比埃爾霍夫選擇了日後我們熟悉的那個20號球衣,結果幾個賽季下來他雖然打進了不少球,還獲得過乙級聯賽的最佳射手,但實力有限的阿斯科利非但沒有升入甲級,反而還跌入了丙級。阿斯科利的主席不忍一個有實力的球員就此埋沒,於是他把比埃爾霍夫推薦給了烏迪內斯。就這樣,比埃爾霍夫在95年的夏天來到了烏迪內斯,也就此走上了騰飛之路。

    在烏迪內斯的第一個賽季,憋悶很久的比埃爾霍夫一口氣打進了17個球,其中有一大半來自頭球,他威力巨大的頭球由此成為了意甲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烏迪內斯也依靠這一強力武器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績。不僅如此,比埃爾霍夫的出色表現還使他同時收到了德國隊和意大利隊的邀請,因為祖母是意大利人,他是可以代表意大利隊出戰的。但權衡再三後,比埃爾霍夫還是選擇了自己出生成長的德國,也就有了後來他在歐洲杯上那著名的“金球”。

    巴拉克認為比埃爾霍夫和舍甫琴科兩個人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舍甫琴科是菜鳥,可是比埃爾霍夫不是!

    但是,哪怕原因再多,鄭誌也相信自己的判斷,以為他很清楚的記得,舍甫琴科加盟AC米蘭的第一年就拿到了意甲最佳射手,數字還很華麗,24球,比埃爾霍夫拿到意甲最佳射手時才打進了18個球,足足少了6個。而且舍甫琴科還不止一次拿到最佳射手,四年後,他又進了24球,再次拿到了最佳射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