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9章 女主角的人選(1/2)

作者:心動豆魚叉字數:5336更新時間:2019-09-10 18:04:13

    簡單來,把拍電影當成一道數學題來做的話,那麽你在知道如何做加法的同時,也要知道如何做減法。

    就比如之前的《華夏藥神》裏。

    原本彭輝是可以將那個高文化的人物安排成一個白領、藍領甚至是金領的。

    甚至還可以特意為這個人單獨設計出劇情來。

    但是……

    最終彭輝卻選擇了放棄。

    因為他知道,這部電影要表達的,就是男主從一開始的普通藥販,蛻變成一代“藥神”的故事。

    而不是什麽配角的自我修養,什麽配角的逆襲之類的。

    可以,這樣做誠然會塑造出一個精彩的角色,但是對於整部電影而言,卻是完全割裂的。

    實際上,你如果看過許多知名導演的作品的話,大多會發現,在他們的作品裏,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而這些東西,又基本上隻有一個到兩個的。

    再多,是不存在的。

    那是這些導演都不知道什麽理論,什麽效果,什麽鏡頭麽?

    顯然不可能。

    那為什麽他們的電影裏,往往隻有一個到兩個的亮點,其他的都很平庸呢?

    原因就在於此。

    他們在講述一個故事的同時,往往是首重劇情!

    在劇情的基礎上,這才層層推進的前去鋪墊、轉折、高、結尾。

    好萊塢統治全球娛樂的今,為什麽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三板斧,可卻很少有人能夠複製好萊塢模式的商業片呢?

    有人將其歸罪到行業上,有人將其歸罪到人上。

    但實際上,所有人都完全忽略掉了一個的問題。

    那就是好萊塢的電影,雖然講究的是工業化生產的作品,但卻有著一個完全被人忽略掉的問題。

    那就是他的劇情,一般不會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

    也許很多人這樣的電影劇情沒有什麽新意。

    但……

    新意這東西,往往意味著崩盤。

    比如棒子的韓劇。

    往往都是開篇神劇,中間普通,到結尾崩壞。

    原因一方麵在於編劇實時聽從觀眾的意見誠然不錯,但另一方麵,最終結尾也往往因為觀眾的過多幹預,而沒有了懸念。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韓流的時候,先拍後播的韓劇往往收視率、話題度要更高一些的原因。

    當然,華夏的觀眾口味很奇特。

    有些例子當然是例外的。

    比如去年就有一部韓劇,也是先拍後播,也是韓劇慣有的套路,結果在華夏的網路上算是爆,可到了棒子本土卻直接撲街。

    所以,國內的觀劇、觀影的口味是很刁鑽的。

    當然,那是電視劇,這是電影,但是伴隨著娛樂圈進入流量.0時代,也就是所謂的自媒體時代,國內的娛樂業不但沒有遭受寒冬,反倒是煥發了勃勃生機。

    當然,這並不包括藝人。

    雖然如今的業內,藝人的總數要比十年之間的綜合還要多,但是問題也出現了。

    雖然誕生了大量的藝人,但是這些藝人一般都是業務能力不強,被粉絲稱作愛豆的偶像藝人。

    恩,鞠之前就是這樣的藝人。

    不過鞠本身的賦好,顏值高,雖然如今演技還很稚嫩,但是前途可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