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22,殺雞儆猴有效果(2/2)

作者:如日初升字數:4762更新時間:2021-05-05 15:47:00

    在南半球中緯度地帶隻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亞南部沿岸和新西蘭的南島位於這裏,其它幾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環繞,構成一個封閉的水圈通稱為南大洋,這裏終年西風勁吹,風暴頻繁,在夏季也是西風咆哮而過,冬季更是寒風凜冽,常年的西風把海水也馴服得環繞地球由西向東奔馳,形成了著名的“西風漂流”。

    如何度過好望角呢?蒂姆隻能極力搜索曆史信息,看看當時的歐洲殖民者是如何度過好望角的。

    曆史記載。1486 年 10 月,若昂二世任命宮廷騎士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去指揮新一次沿非洲海岸的遠航。在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後,迪亞士船隊於 1487 年七八月之交從裏斯本出發了。

    迪亞士沿著西非海岸南下,途經康留下的最後一根石柱,到聖誕節時,他們抵達了一處他們稱之為“聖克裏斯托弗灣”的海灣,此時他們出海已經四個月了,筋疲力盡但還要頂著海岸沿線的西南風蜿蜒前進,而北上的海流則更增加了前行的難度。

    隨後幾天,船隊經過了一片丘陵起伏的荒涼海岸,此時,水手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針對逆風與逆流的消耗戰,遠離海岸,將帆降到半桅,向西駛入茫茫大海,盡管這與他們向東航行的目的正好相反。

    此前葡萄牙水手從幾內亞灣返航時,發現可以遠離非洲海岸繞一大圈進入大西洋中部,然後借助西風輕鬆省力地向東返回葡萄牙。他們推斷或許這種規律在南大西洋也同樣有效,至少應該碰碰運氣。

    在向西南航行十三天近一千英裏後,在南緯大約 38 度的海麵上,他們的直覺應驗了:西風開始將他們的船隻吹向東方,然後連續向東航行幾天後,海平麵上並沒有出現陸地的蹤影。

    他們決定向北航行,希望能找到陸地,1488 年 1 月底,他們看到了高聳的山嶺,1488 年 2 月 3 日,葡萄牙人登陸了,此時他們在開闊海域已經航行了將近四周,所繞的一個大圈讓他們錯過了非洲的最南端。

    在與當地人發生一場小規模衝突後,葡萄牙人繼續航行了 200 英裏,這時候海岸線毋庸置疑地折向東北方,葡萄牙人喜出望外:他們第一次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一定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

    海水變得越來越溫暖,但海浪的顛簸起伏給船員們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3 月 12 日,葡萄牙船隊抵達溢出海灣,在那裏樹立了最後一根石柱,然後精疲力盡的水手們一致要求掉頭返航,以免因距離補給船過遠而全軍覆沒,內心非常失望的迪亞士難違眾意,在說服水手們繼續向北航行了三天後,終於同意掉頭返航。

    當迪亞士率領船隻向西返航時,葡萄牙人首次發現了好望角,這是一個全球史上的關鍵時刻:人們首次明確無誤地證明,非洲大陸是有盡頭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在非洲的最南端是相通的。據曆史記載,迪亞士及其夥伴一開始將這個地方命名為風暴角,是若昂二世將其改為好望角,因為它承諾了印度的最後的發現。

    如果您覺得《重生歐陸之航海時代》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4/1418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