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268更新時間:2019-06-22 12:08:35

    “唉~~”長歎了一口氣,萬曆無力的揮揮手:“朕知道了。”

    “如此,臣告退。”

    “去吧。”

    王之楨退下後,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事的陳矩從厚厚的簾布中閃現了出來:“皇爺,老奴也派東廠的檔頭去查證過了。打探到的消息與錦衣衛探聽到的無二。”

    完這句話,陳矩雙膝跪拜:“恭賀皇上,蒼龍降生於我大明皇室,乃是大的吉兆啊!”

    蒼龍現世,一開始最緊張的是誰?當然是皇室了:這是蒼對朱家人不滿意,要降下聖子進行革命麽?待得多方消息匯總,明確蒼龍還是進了朱家的門後,萬曆皇帝當然是大鬆了一口氣。

    但是呢,在鬆氣之後,萬曆還是覺得很鬱悶。

    為啥?國本之爭這場戲,演不下去了啊。

    萬曆皇帝這會兒有七個兒子,其中二子和四子早夭,還有五子存活。這七個兒子,都不是皇後生的。也就,大家都是庶子。

    其中皇長子朱常洛,生於萬曆十年(1582)。他的降生,乃是一場意外。其生母王恭妃本來是個宮女,偶然有一,萬曆皇帝興致來了,就隨手鼓掌了一下,然後就有了他。要皇帝對王恭妃的感情?那基本可以確定,是半點也無的。

    而皇三子朱常洵,生於萬曆十四年。其生母鄭貴妃,卻是極得萬曆皇帝的寵愛。

    不過,按照華夏正統王朝傳承了幾千年的禮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長子朱常洛理所當然應該立為太子。

    可是萬曆就不這樣做,非但不立朱常洛為太子,還或隱晦,或公開的表示,要立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這樣一來,當然激起群臣的反對。然後皇帝就此和群臣給懟上了。因為太子是國家的未來、根本。所以爭論誰該當太子,就是爭奪國家的國本。這就是明朝萬曆時代的國本之爭。

    這場國本之爭持續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從萬曆十四年(1586),當時的首輔申時行上疏提議立朱常洛為太子被萬曆皇帝拒絕開始算起。到了現在,已經持續快十五年了。

    十五年來,共逼退內閣首輔四人(申時孝王家屏、趙誌皋、王錫爵),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充軍。萬曆皇帝本人也因為每次上朝都被群臣拿這個事情事而長期拒絕上朝。最後更是幹脆開創了君王二十年不上朝的曆史記錄。

    當然,大明朝別的東西可能不多,想當官的人那是多得不能再多。因此,官員們辭職、罷官不算個啥。

    大朝會那種東西,也就是個禮儀、形式。沒聽過那句話嘛:開會決定大事情,開大會討論事情。所以,皇帝不上朝,對國家的運轉其實也沒啥實質的影響。

    但是,國本之爭最大的後遺症是:由於太多的大臣因為同一件事情被罷官解職,所以這些性格、年齡、地域、信念都不一樣的官員們,居然有了共同的目標。使得大明的官員們開始自覺不自覺的跨地域結黨——東林黨的雛形因為國本之爭開始顯現。而且要命的是,因為這群家夥都是在國本之爭中跳得最凶、罵的最狠的,所以往往是被萬曆懲治得最慘的。這樣做,反而讓這些家夥名聲大噪不。也讓未來的東林黨從剛剛孕育那開始,就站到晾德至高點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