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896更新時間:2019-06-22 12:08:36

    太子的老師是未來的閣老,太孫的老師難道不是未來太孫的班底麽?你們兩個老家夥都七十來歲了,難道還能看到太孫登基?都選你們這樣的老頭子,那太孫以後的幫手在哪裏?光推老頭子就職,皇帝肯定不答應。

    “首輔這話的在理。如此,就把萬曆二十六、二十九、三十二年的進士們拿來捋一捋吧。”

    “可。那就先從今年(三十二年)的新科進士們開始吧。”

    “嗯,今年甲辰科進士前三名,楊守勤、孫承宗、吳宗達。下官的意思是,此三人必須要派出一人去太孫那裏,否則皇上會以為我等輕視太孫。”

    “朱閣老的有理。太孫到底是蒼龍托生,而且前幾日的那番言論,雖然多有不妥。但是其中可以見到太孫思慮之周密。所以,本官也認為,今年的一甲三人,至少抽調一人去太孫處。”

    “那就選狀元郎?”

    “嗬嗬,沈閣老怕是還不知道吧?狀元郎剛剛死了母親,回去守孝了,三年之內是回不來的。”

    “那就榜眼?”

    “嗯,孫承宗,此人怎麽四十一歲才中進士?罷了罷了,這樣的年紀就算做了庶吉士,等到幾番磋磨下來,怕是還未到入閣的時間就先致仕了。那就是他了!嗯?探花郎要不要也一並過去?”

    “不可,狀元郎已經回鄉守喪了,豈有把國家英才全都放到太孫那裏虛擲數十年的。”

    “好吧,那便如此安排。接下來,來人啊,把二十九年辛醜科的進士名單拿來……唔,哈哈哈哈,兩位閣老,這一屆的狀元郎可是最適合去太孫那裏的人選啊。”

    沈一貫的最適合之人,乃是萬曆二十九年恩科的狀元,南直隸鬆江府華亭(上海)人張以誠。

    此饒父親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家學淵源,知識淵博。字寫得好,詩詞也寫得好,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他中了狀元後,任翰林院修撰,一到晚基本不參加同僚聚會,而是一心撲在書海之鄭所以三年過去了,他這一屆進士進了翰林院的,大多都被分到了各個部或者地方做了實職官員。就他還在翰林院,繼續與書山學海為伍。

    這樣的人去教導太孫,實在是太合適了!

    “好,這就是第四個人選了。繼續啊,來人,去把二十六年戊戌科的名冊拿來。”

    到了這一科的人員選擇時,精於政務的閣老們知道:這時候可不能再往裏麵派什麽狀元、榜眼了。

    這時候要往裏麵加塞的,是有過地方官經曆,懂得實際處理政務的官員。如此,太孫殿下的教育中,才會知道大明的地方是如何運作的。如果還一昧的往裏麵塞翰林,嗬嗬,言官們噴不噴不曉得,那位精明的皇帝肯定不滿意了。

    但是大明的科舉早就走上了邪路:一甲三人,基本不太可能去當地方官。所以,在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名冊上,閣老們直接跳過進士及第的三人,把目光投向了二甲和三甲。

    “本官推薦一人,熊廷弼,此人乃是戊戌科的三甲同進士出身,在保定做過推官,幹得很是不錯。現在在朝中做監察禦史,也是個敢犯顏直諫的。不如,就把此人給派過去好了。”

    “嗬嗬嗬,首輔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捉弄人。不過,下官也覺得如此安排甚好。”

    “哎,難得沈閣老讚同本官的主張啊。那麽,朱閣老,你也推薦一位吧?”

    “嗯,下官在想,我們推薦的這五人裏,品孝學問、書法、文章、實務都有了。但還缺人教導禮儀。所以,必須從禮部選擇一位官員。”

    “好,朱閣老提醒得是。嗯,那就溫體仁吧!此人現在在禮部主客清吏司擔任員外郎,對各種禮儀最是熟悉不過。就是他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