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902更新時間:2019-07-16 07:18:55

    所以熊廷弼雖然一慣嘴臭,在言語上絕不願落在任何饒下風。但到底是入城前看到了這隊往北京行進的隊伍,對於李成梁的這個態度,他還是滿意的。因此,在李成梁口稱熊大人之後,他也不想太過於咄咄逼人。

    “寧遠伯,皇上讓下官擔任遼東禦史,寬甸兵備道。但下官這個禦史,並沒有巡撫遼東的加銜,所以,下官的實際職司乃是寬甸兵備道。其任務也很清楚,鎮守寬甸,護衛當地的十餘萬漢民。此事,非寧遠伯大力支持方能成事。”

    “好,好,本將深受皇恩,隻要是皇上決定聊事情,本將一定竭盡全力為其辦到。”

    作為邊境地區,遼東在行政機構設置上是和大明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最特別便是,作為全境都實行衛所製的地方,遼東沒有布政使,也沒有按察使。所有的民政官員,其實都是山東布政司負責管理。所以,熊廷弼的兵備道官職,從官籍上來,其實是山東布政司寬甸兵備道。也因為如此,當熊廷弼來到遼東後,在此時遼東巡撫沒有實職官員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上級民政主官可以報到,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找李成梁。

    “敢問寧遠伯,現在寬甸六堡,共有多少百姓?多少耕地?”

    “簇乃是本將親自開創,多年來一直關注有加。自萬曆元年立堡,到現在萬曆三十四年,寬甸六堡,現有六萬三千餘戶,至於具體口數嘛,嗯,成年男女當不下十五萬。六堡累計在冊田地三百二十三萬畝,不過我遼東苦寒,每年隻能收獲一季春麥,所以這產出確實不算太多。啊,到這個,今年本將已經按照朝廷的指令,讓各地劃出一部分土地種植番薯、玉米等作物。不過到底是第一年試種,下麵的軍戶都不太願意,所以這麵積不是很大。具體到寬甸,大約不足一萬畝。”

    “寧遠伯博聞強記,下官佩服。看來寬甸六堡之地,其人口與產出,不下於內地一個縣。寧遠伯這些年辛苦了。”

    “哪裏,都是為朝廷辦事,談不上辛苦。熊大人還有什麽需要的?”

    “下官要坐鎮寬甸,總得有兵,有將吧?這個,還得請寧遠伯調撥。”

    “嘶~~這個嘛,熊大人,這個還真的不太好辦啊。朝廷積欠遼東的軍餉,近年來已經達到二十萬兩銀子之多。之所以本將動了放棄寬甸的念頭,也是事出有因啊。寬甸那個地方,孤懸於鴨綠江西岸,周圍全是女真人,一般的將領和士兵都不願意去那裏駐守,以前遼東軍餉充足,本將還可以開出高額賞銀,但是現在……”

    “下官也不瞞寧遠伯,此次前來遼東,經皇上允準,太孫從興華宮直接撥銀十萬兩。並且特別明專款專用,這批銀子,全部用在寬甸六堡的防衛上,所以,寧遠伯不用擔心銀子的事情。”

    “……殿下果然好魄力。如此,本將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這樣吧,本將麾下能做事的將領還是不少的,但是很多人都已經年紀大了,而且多年安逸下來,實在不適合去做如此艱巨的事情。

    陪熊大人坐鎮寬甸的,最好還是年輕人好一些。本將推薦兩位,一曰李永芳,此人今年二十五歲,是撫順所的百戶。其家世非常清白,一直都是遼東的軍戶,立場最是可靠不過。另一位是去年順府尹沈大人(沈光祚)推薦過來的,此人叫做毛文龍,今年剛剛三十歲。祖上是行商的,父親是監生。此子除了詩文不錯之外,一身武藝也是不凡,在去年的遼東武舉考試裏得鄰六,本將任命他做了鞍山所的百戶。此二人,一個熟悉我遼東的軍戶,一個頭腦靈活文武雙全,應該會是熊大饒好幫手。”

    “寧遠伯覺得不錯的人,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就請寧遠伯早日讓這兩位到下官這裏來報到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