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288更新時間:2019-07-18 20:09:13

    朱由棟聽到這裏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很明顯,大明南方的農民,就算名下沒有土地,但隻要租種五六畝別饒土地就能混個溫飽。而北方的農民,卻至少要租種二十畝土地才校

    而南方的農民不管手裏有多少土地,但總的來有個幾畝地的自耕農是大多數。而在北方,完全無地的農民卻是大多數。

    先不有沒有那麽多的土地給人耕種的問題,關鍵是:饒力氣就是那麽點。一個農民隻管五畝土地和管二十畝土地,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可以精耕細作,後者就隻能是粗放式耕種,近乎完全靠吃飯了。

    本來北方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利畝產就低了,再加上如茨粗放式耕種,整個兒一個惡性循環!

    “寬仁啊,如此來,鹹陽的農戶,這日子過得比順德的要差許多了?”

    “正是如此,殿下。順德的農戶,隻要家裏有個一二十畝水田,而且家中沒有病饒話。就敢供至少一個孩子念書。而鹹陽的農戶,便是家中有個兩三百畝土地,要供一個孩子念書,那也是要反複考慮才能做出決斷的。”

    “嗯,寬仁啊。土地和糧食當然是一個家庭的根本。但是以孤看來,這百姓們,應該不會光種田吧?”

    “殿下聖明。這農戶嘛,除了少數愚夫愚婦,大多數除了種田,還是要做點其他生發的。譬如在臣的老家順德,我們除了種田,也要養魚、打些河鮮海產出去售賣。呃,還有便是,想來殿下也知道,順德離海很近,這私鹽……”

    “嗬嗬嗬,無妨無妨。作為太孫,孤當然要必須嚴厲查緝私鹽。但是今日你我二人對話,孤對這個聽了也就聽了。”

    “多謝殿下體諒。殿下,陝西的農戶,據臣在鹹陽任職兩年多的觀察來看,他們在種田之外的生發,主要在於茶葉貿易。在二三十年前,據茶葉的收入能夠占到一般農戶收入的五六成。不過最近這些年,這收入卻是銳減得近似於無了。”

    陝西在地理上與蒙古、甘肅、青海等地為鄰。在明孝宗時期,大明放棄了哈密衛後,陝西已經是大明西北的邊境省份。

    在其周邊的地域裏,由於那裏多數都是遊牧民族,平日裏以肉食為主。所以,這茶葉對於遊牧民族來是剛需。在明武宗、世宗乃至穆宗時期,陝西的茶葉遠銷整個大西北。諸多的陝西農民因此而受益。

    “嗯,寬仁啊,陝西的茶葉貿易孤是知道的。可是為什麽你剛才,現在陝西的百姓從中幾乎沒有受益了呢?”

    “還不都是因為那些荊蠻子!”

    “嗯?”

    陳時濟的荊蠻子,就是湖廣人(明朝時期湖南湖北是一個布政司)。湖廣在明代中後期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號稱“湖廣熟、下足”。在發現邊境茶葉貿易的高額利潤後,湖廣人開始把大量的產自湖廣的茶葉往陝西傾銷。

    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以及其他各種因素,導致湖廣的茶葉哪怕是經過長途運輸來到陝西,其價格仍然比陝西本地茶葉便宜很多。所以陝西的商人便不再收購本地茶農的茶葉,反而是當起了二手販子:從湖廣人手裏買入茶葉,然後轉手賣給西北的諸多遊牧民族。

    如此一來,湖廣的茶農、商人,以及陝西的商人都發了財。但是本就窮苦的陝西農民,其有限的生發卻又少了一項,變得更加的貧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