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472更新時間:2019-08-04 20:16:00

    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公元紀年前的希臘人就已經根據這個原理做出了最原始的蒸汽機。但真要造出能夠作為工業生產動力的蒸汽機,那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太多了。

    曆史本位麵,詹姆斯*瓦特在塞維利、紐科、富爾頓等諸多前饒成果基礎上,又花了整整二十五年,才逐漸的解決了蒸汽機的諸多問題,造出了真正的工業蒸汽機。

    至於在蒸汽機的發展裏程上,到底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抱歉,作為醫學生的朱由棟不知道。他能做的,隻能是把蒸汽機的原理告訴徐光啟,然後直接明成熟的蒸汽機應該達到什麽效果。剩下的事情,他就管不了了。

    而第七個實驗室則是材料學實驗室。在理化實驗室的指導下,來自景德鎮的老匠人們更多的隻是具體負責動手操作。而理論研究,則交給了老匠人們的後輩——隻有他們才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物理學、化學的相關知識。

    如果蒸汽機實驗室投入巨大,而一旦成功就會帶來社會巨大變革的話。那材料學這種基礎科學,至少在現在階段,就隻有持續不斷的淨投入了。

    所以,不要怪曹三喜沒有見識,方山這邊花錢太誇張。實在是因為朱由棟邁的步子太大,一下子就把數理化、醫學、工學乃至前沿科學等諸多學科全部進行了布局。

    可是不這樣全麵布局,單爬某一係的科技樹是不行的。人類科技的進步,需要的是各個學科的相輔相成。單以目前的火槍來,火藥卡在了無煙火藥上,而一旦火藥威力提升,就會對冶金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冶金學達到要求後,又會對生產機械的動力提出新的要求……總之,若是基礎不打得紮實一點,到了一定程度後,單一係的科技樹是無法再向上發展的。

    所以呢,笨人笨辦法,還是老老實實的把基礎打牢實一點吧。

    在方山,除了這七個實驗室和一個學校之外,還有兩個機構。

    其一是雜交水稻研究基地,負責的還是徐光啟:這位的農學造詣也是極高的。不過農學研究需要耗費的時間極長,大多數時間都是靜靜的等待。所以徐光啟倒是能夠身兼兩職。而且實話實,大明這會兒北方的農業是有減產的問題,但在全國這個範圍來,大明的糧食產量是足夠的。所以,這個東西不著急。

    而另一個機構嘛。

    “張先生,你昨送來的版麵設計吾看了,相當不錯,就這麽固定下來吧。”

    “臣遵命。那麽殿下,我們何時開始正式發行?”

    “嗯,這會兒都八月了,再準備妥當一些,時間多一點,如樟那邊能夠把長江水師掌控得更加牢實,將來運輸起來才更方便。而吾的稿子也要積累得多一點。這樣吧,十月初一正式發行創刊號!”

    是的,作為一個穿越者,尤其是看到東邊那位穿越者拿出漫畫這樣的東西後,朱由棟怎麽會不想辦報紙呢?這可是和士紳階級爭奪輿論並開啟民智的大殺器啊!

    ……

    在方山待了一個多月後,在守備太監王坤對朱由棟不出席旬會,由此有了萬曆皇帝‘懶政’苗頭,並因此提出強烈抗議下,朱由棟不得不回到南京皇宮坐鎮了。

    下得山來,踏上自己的坐艦。徐徐的秋風沿著秦淮河溫和的吹了過來,鼓起了船隻的風帆。朱由棟回首望了一眼充滿了希望的方山。信心滿滿的大吼了一句:起航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