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764更新時間:2019-08-23 12:09:56

    此外,木邦那邊是可以賺錢了,但是遼東寬甸那邊還是得不停的扔錢,隨著手裏的逐漸寬裕,花錢一貫大方的太孫殿下已經把對寬甸的資助,從每年十萬兩提升到了每年二十萬兩!

    不過,這二十萬兩在曹三喜看來還是該給的,畢竟跟著太孫這麽久了,也學到了很多新東西。知道東北邊防始終是維係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有了這樣的認識,大掌櫃再怎麽吝嗇,這一塊支出是絕對不會省下的。

    而最近最讓曹三喜不爽的就是這個船廠和艦隊了。

    本來在曹三喜看來,海貿上的利潤是很高的,也該去分一杯羹。但是殿下您是太孫啊,您直接出麵在月港那邊搞一堆船引過來還不容易?既然已經招攬了李旦、顏思齊等人,在有了船引後,將就李旦這邊的海船直接出去跑不就行了麽?為啥還要重新打基礎,修建港口、船廠並新造大船呢?

    現在,李國助帶來的一千多人,以及新招攬的五百多水手,一千多造船工匠,還有為崇明沙、長沙等諸沙洲的軍人、工匠提供各類服務的後勤人員,前後累計已經有了四千多人。太孫殿下規定,這些饒吃食、衣物都由南華宮提供。故而,這些人一到晚人吃馬嚼的,每個月都要盡虧近五千兩白銀,這一年下來就是六萬兩。

    吃飯穿衣都是事,關鍵是這裏麵的軍人要領軍餉,工匠要領工錢。而且太孫殿下大手大腳的毛病從來不改,又把這些家夥的薪資定得極高:李國助這個遊擊每月軍餉250兩,最下麵的普通戰兵每月都是二兩。而工匠呢?葡萄牙來的造船師每月也是250兩,最低的學徒也是每月一兩。如此算下來,這些饒薪酬一年又要盡虧好幾萬兩!

    這還是這些丘八不出海坐著就能領這麽多錢呢,按照殿下的規定,水師官兵出海一次就有補貼,補貼按數計算,每每人半錢。生病了包治,陣亡了撫恤……一年下來,又是幾萬兩。

    去年做船舶試驗,花費近三萬兩。

    大建港口、船廠,砸下去二十萬兩。

    新造十艘戰艦,連帶火炮、炮彈什麽的,將近三十萬兩!

    從雲南、交趾等地購買深山原木,為後續戰艦修造做準備,十萬兩!

    雖就算這樣花下來,曹大掌櫃手裏每年的餘額仍然很多。但賬不是這麽算的!

    在曹三喜看來,大明的幣製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了:哪有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在用白銀決算了,而白銀居然不是官方貨幣的道理?

    皇上這會兒春秋正盛,太孫之前還有太子。在曹三喜的計劃裏,太孫登頂可能是在三十年之後。所以,他的目標便是在這三十年裏積累起來至少五千萬兩白銀。然後等到太孫登頂後,他才有足夠的白銀儲備推動全國的幣製改革!

    是的,如果一開始曹三喜還想著自己當老板的話。那現在他的想法已經完全改變了:做全國財政改革的設計師,做出超過前輩楷模桑弘羊的成就,這才是他這種商界才的人生巔峰

    可是照太孫這個花法,五千萬兩?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

    殿下作為儲君,在吃穿方麵比起其他皇族來,真的是簡樸到極致了。可是……哎,到底還是個孩子啊,在看到大艦巨炮這種東西的時候,隻怕是把這些家夥當做新玩具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