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670更新時間:2019-08-23 12:09:57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驚喜的站起身來,對著曹三喜這個白身商人重重行禮後,徐元佐道:“殿下真是太厚待徐家了,如此協議,還有什麽考慮的?便是如此,便是如此!”

    看著徐元佐在那裏一個勁的道謝,曹三喜除了撚須微笑外,其內心也是對太孫殿下佩服不已。

    “三喜啊,你這次去崇明沙,對徐家如此如此……需知,我們不能和江南士紳整體為敵,必須拉一批打一批。”

    “殿下,分化敵人這個道理屬下是懂的,可是為什麽我們要拉徐家而不是其他呢?”

    “因為徐家在江南士紳裏土地最多,錢最多,而進士呢,在徐元春去世後卻是沒有了。”

    “呃……殿下,徐家雖然在官場上處於低迷期,但是到底家大業大啊,我們與其合作?”

    “徐家家業再大大得過我們?再了,我們就是要選大的合作。”

    為什麽這麽呢,因為此時明代的土地兼並和後漢三國時期不同。

    明代中後期土地兼並確實很嚴重,但和後漢三國時期頂尖的那一百來個大家族擁有的土地“垮州連郡,閉門成時的超巨規模比起來。明代的土地問題在於:超級大地主極少,中地主太多。

    舉例來,按照《鬆江府誌》記載,有明一代,擁有土地超過十萬畝的,有且隻有徐家一家。排第二的是七萬畝。之後上萬畝的不過十七八家。擁有土地在3000-8000畝之間的中大型地主也不過百家。

    注意,這裏的是有明一代,也即是,這些大地主、中大型地主並不是同時存在的。

    那麽,如此多的土地,大地主隻占據了這麽點,剩下的去哪裏了呢?大量的擁有土地在300至1000畝的中地主手裏。

    萬曆年間,海瑞出任應巡撫時就曾提到:黃冊混亂,要理清土地、戶口的變化極為困難。而更困難的是,中地主實在是太多,一旦一刀切下去,很容易引發全社會的動亂。

    所以,在後漢三國時期要整頓土地戶籍,最好的方法便是團結一批二三等世家一起去搞那些超級世家,把這些超級世家搞垮了,國家拿到的土地和人口便足夠支撐政權了。

    可是在明代,就得換一個方法:團結超級大地主,去搞那些中地主。隨著社會的發展,將來可以把超級大地主催熟成財閥。而把中地主的土地收歸為國迎…

    在朱由棟把這一計劃向曹三喜托盤而出後,曹三喜對太孫殿下的信服毫無疑問又增加了不少。

    總之,在曹三喜和徐元佐達成一致協議後。徐家迅速的斷掉了對東林書院的資金支持。

    人呢,到了一定層麵之後,其消息渠道自然會變得廣泛。這個曹徐密約到底是什麽內容,南京官場上的官員們倒不可能全部知曉。但是在接到曹家船隊被連鍋賭消息後,家裏有海商業務的,人人都感到菊花一緊。

    便是東林書院背後最大的金主李三才,在接到這個消息後,也感到後背生涼。

    誰都不傻,在看到徐家吃了這麽大一個虧後居然一聲不吭,都可以想到徐家肯定和太孫有了交易。具體交易內容雖然不知,但徐家如此老實,便可以想到太孫的手段是多麽的不簡單。

    具體到李三才來,他的財源主要是來自漕運,其背後站著的並不是江南士紳,而是淮揚商幫。而漕運,嚴格來,操江提督是有權力來清查漕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