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7542更新時間:2019-08-23 12:10:03

    唐代府兵製毀於唐朝皇室諸王、宦官、高級官僚們貪得無厭,吞了民間的土地還要去吞府兵的土地

    而明代的衛所兵呢?又要打仗又要給國家繳稅,而且明朝還主張以文抑武,各級官員從明代中期起就可以把衛所兵當做仆役隨便呼來換去。各級地方『政府』不但有權直接抓捕衛所兵,還會把社會上的雜碎們以充軍作為懲罰。這沒社會地位,經濟上又不討好,完全沒有榮譽感的部隊,怎麽可能會有戰鬥力?若是稍微有點門路,又有哪個家夥不想著逃離這個衛所兵的身份?

    從洪武朝起,軍戶逃亡就有了苗頭。到了宣德年間,這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了。朱由棟去年在南京清查軍戶,發現實際軍戶隻有理論上的百分之十多一點還算好的。最典型的是江西南昌左衛,滿額4735名戰兵,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這一年葡萄牙融一次到達南美洲出『操』的時候隻有141人。也就是隻剩下了百分之三。

    衛所兵本來就士氣低『迷』戰力低下,逃亡率還如此之高,真要碰上外敵入侵,那基本是沒法指望的。所以自明代中期開始,『政府』就不得不采取募兵製來應對衛所製度糜爛所導致的國防力量下降的問題。而募兵,那就需要國家發放軍餉了。

    以戚繼光為例,這位戰神在嘉靖年間抵禦倭寇,一開始率領衛所兵上戰場差點被這些家夥給坑死。於是他經胡宗憲等饒支持在浙江募兵,當時由於浙江被倭寇禍害得很慘,浙江的老百姓有參軍打擊倭寇的強烈願望。所以那時候募兵,戚繼光不用給安家費,士兵入營後,每月餉銀是9錢銀子。

    到了戚繼光後來出任薊鎮總兵,把浙江兵拉到河北後,這軍餉就漲到了每月一兩五錢一個月至少可以買三石米,一年就是三十六石。這個收入比普通的佃農要好很多,也因此才有人願意應募當兵。

    而且這時候您要把浙江兵拉到那麽遠的地方,除了餉銀要給的高以外,還得給安家費畢竟千山萬水的,這一走可能就是永別。所以從明代中期開始,募兵要給安家費了。其標準,基本上募兵地與服役地隔得近的,安家費是三兩,遠的是五兩。

    募兵的戰鬥力毫無疑問是遠遠勝過衛所兵的,如此國防無力的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是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大明的財政製度是老朱定下的,當時計劃裏根本就沒有軍餉支出這一塊!相反,朝廷還要從軍戶那裏拿東西!而現在朝廷非但不能從募兵那裏拿東西,每年還得倒貼!

    這麽一來,再加上明代的財政製度就是一坨屎十幾個部門都各自收稅,收來的錢互不統屬,根本沒有隨著時代發展進行自我改革的能力。所以,募兵製的占比越高,國家財政的壓力也就越大,到了最後,欠餉又成為了新的社會現象。

    按照隆慶年間戶部尚書張守直所言:國家一年收入銀兩230萬兩,給九邊重鎮的軍餉一年就是280萬兩。欠餉?那是必須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