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 二(2/2)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5138更新時間:2019-10-31 11:47:20

    “臣等多謝殿下體恤。”

    “殿下”

    “嗯大司馬有什麽要的”

    “殿下,這薪俸調整,臣是極為讚同的。隻是調了文臣和吏員的,那武將們呢就算衛所兵按照祖製不發放俸祿,這軍鎮兵的將領、士兵們的薪俸是不是也要調整一下”

    “嗯,大司馬提醒的是。這樣,兵部要提前發文下去,軍鎮兵這邊的薪俸肯定是要調整的。但是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慢慢做過來嘛,讓他們稍安勿躁。”

    太孫殿下深得軍心,所以他敢這樣的話。再了,拋開那些已經逃亡得隻剩下一個架子的衛所們不提。便是現在大明的軍鎮兵,他們的月俸已經不低了一個招募來的士兵現在每個月可以拿到15塊銀元,將領們自然拿的更多。而且就算是軍鎮兵,也是有自己的駐地的,多少也有些產出。所以,部隊的薪俸提升,可以稍微緩一緩。

    “大司徒。”

    “臣在。”

    “這個方案裏,除了文官和吏員,孤沒有看到服役的胥民其月俸是多少啊。”

    “啊殿下,百姓為國家服役,乃是祖製。是沒有任何酬勞的,這個,臣實在不知殿下還有給這些人發俸的打算。”

    我怎麽會不想給這些家夥發放俸祿呢這些才是最接近百姓的人。百姓對『政府』的觀感,正是從他們身上才會有最直觀的感受啊。

    文官二萬三,吏員五萬。毫無疑問,以中古時代低級緩慢的行政效率,這不到八萬的文職公務人員,是無法對一億多人進行有效管理的。哪怕明代『政府』機構和現代『政府』比起來,少了很多工作比如公共工程、環保、衛生、社會保障等等。但即便如此,這點公務人員,還是太少了。

    所以,整個大明各級『政府』裏,還有更多的差役胥。

    吏是固定的職務,胥是輪換『性』質的差。

    比如各級縣衙的衙役,他們就既不是官,也不是吏,而是民。隻不過是到縣衙服徭役的民。

    按照大明律法,服徭役,是十年一次,一次一年。而且這一年裏,你非但不能照顧家人和自己的田地,還得自帶幹糧去給國家當差。

    所以,服徭役,對於普通的百姓來,那就是涉及到家庭能否維持,自身能否活下去的大關礙。但如果能夠到縣衙裏去服役,那就非但不會有什麽危險,反而是生發的好機會了。事實上,二百多年下來,縣衙裏的衙役,很多都已經是子承父業,出現世襲了。

    總之,這一部分的役民,才是大明各級『政府』公務執行力的主要執行者。而這部分的役民,是絕對沒有任何薪俸的。

    而這一塊有多少呢至少也不下十萬。

    他們沒有任何薪俸不,還得拋棄家裏的土地來應差。你,若是他們進了縣衙應差,手裏有了那麽一丁點微末的權力,會不會拿來搞權力尋租

    絕對、一定,以及肯定。

    所以,這一部分人員的錢得算到預算裏去不是直接給這部分人發工資,而是國家造一筆這樣的預算,用這筆預算雇傭無業年輕男子這樣的人在大明這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裏簡直不要太多這就是臨時工啊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