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6238更新時間:2019-12-12 15:39:31

    不過,內廷雖然變化很大,但是外廷卻基本維持了穩定——畢竟,這套內閣班子是朱由棟出任監國後搭建起來,已經用得很順手了。就算是要調整,也是把對倭國、暹羅的這場戰爭打完了再調。

    以上種種,雖然事情不少,但好在從朱翊鈞明確禪位的想法後,以上人事變動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劃、安排。所以,這些隻是在登基大典後履行相關手續而已。

    而朱由棟登基後首先去做的,卻是朱家的宗室問題。

    1618年5月10日,登基大典後的第二,朱由棟就召集大明所有親王聚會。

    按照老朱定下來的禮法,皇帝沒有繼承皇位的兒子都是親王,親王沒有繼承親王位的兒子都是郡王。親王、郡王代代世襲,不減爵。從郡王的兒子(沒有繼承郡王位的)起,這爵位就是每代逐漸下降,直至降到奉國中尉,便不再降等——奉國中尉不管有多少個兒子,全部都還是奉國中尉。

    老朱當年一口氣封了27位親王,這27位親王開枝散葉,又陸陸續續產生了數百位郡王。從朱老四開始,十多代大明皇帝又分封了三十多位親王,然後這些親王又產生了更多的郡王......

    當然,親王之中有絕嗣的,有除爵的。郡王當中這種情況就更多。總之,到了朱由棟登基的時候,大明一共有28位親王(不含朱由校等新封四王),以及903位郡王......

    在前些年朱由棟搞人口普查的時候,大明的宗室並不是禁區。所以,朱由棟還掌握一個數據:到了這會兒,發源於老朱的那個Y染色體,已經複製了25.3萬份。

    這麽多人,不能通過科舉做官,也不能經商。可以,到了這個時候,除了親王的日子還比較好過之外,即便是郡王,那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至於什麽將軍、中尉啥的,更是普遍的窮困潦倒了。

    宗室問題不解決,是存在巨大隱患的。首先是政治不正確:大明也是提倡孝道的。你這皇帝連自己家的親戚都照顧不好,有啥資格要求老百姓講孝道?而孝道都不講的話,那忠誠又從何而來?而且在朱由棟看來,朱家子孫這麽多人,閑了這麽多年,廢物當然不少。但是在曆史本位麵,朱家子孫裏也有出類拔萃的。這樣的人,實在不應該都被圈養起來當米蟲。

    故而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宗室的問題。當然,大明的宗室人口這會兒實在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召集起來聚會。所以,把親王們叫在一起商討就是了。

    這場會議是在興華宮召開的。

    從萬曆手中拿到乾清宮開始,朱由棟花了一的時間仔細的到處轉了轉。之後,穿越者得出的結論是:這宮裏缺會議室啊,缺各種各樣,能夠容納不同人數,並且能夠保密的會議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