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7638更新時間:2020-04-10 14:54:20

    “嘖!”到錢,朱常洵的腦袋也疼起來。

    以前的福藩還是有錢的,當初他就藩洛陽的時候,萬曆出於補償心理,給了他大量的田地和賞賜。

    但是,福藩畢竟是新藩,不像唐藩、周藩那樣有十數代財富的積累。換句話,他缺乏底蘊。所以,真要朱常洵自己一次性掏個一千萬銀元出來,他是拿不出來的。

    這次到朝鮮半島就國,朱常洵把福王府裏所有的奇珍異寶、門麵店鋪、王府下的各種廠房全都變賣了(王田自動收歸國有),再把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抽回來,就算這樣也隻有四五百萬。然後再加上鄭貴妃傾盡全力支持,朱常洵來朝鮮就國的時候,總共也就帶了一千萬銀元。結果,九個月之後,這錢就要見底了。

    “那個,長史啊,我福國什麽時候能夠秋收啊?”

    “大王,我福國南北縱橫三千裏,各地秋收時間差異較大。南方有些地方秋收都已經完成了,但北方估計還有一些時日才會開始。不過大王,就算是秋收了,因為您在漢江口登陸的時候,就已經了今年免稅。所以,秋收之後,百姓的賑濟或許可以停下來,但是,士兵的口糧不能省,我們還是得繼續向周國、唐國購買糧食。”

    “哼!周世子和唐世子兩個奸商!據聞他們在國內,以六石糧食一塊銀元的價格收購糧食,轉手賣給我們就是三石糧食一塊銀元,足足賺了一倍不,還要我們自己承擔運輸......偏偏這兩個家夥輩分還比寡人高,寡人......嘿!氣死寡人了。”

    “大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麽。周國、唐國分到了好地方,據聞那裏的土地普遍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自然糧食便宜。如我福國,一年隻能收一季不,北方的平安道和黃海道還隻能種植麥......兩國在農業上不可同日而語。加之現在大明本土以及東邊的桂國,都在大量購入糧食,這周、唐二國坐地起價,我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罷了罷了,錢嘛,寡人再厚著臉皮去找太上太皇要。不,是借,這個以後要還的。總之呢,長史,該有的賑濟不能停。這十萬士兵還得暫時養著。當然,我福國現在通過黃冊清查,全國也不過一千萬帶點的人口。加之後方就是大明本土,海對麵又是桂國。所以養十萬大軍實在是太浪費了。等黃冊清查完畢後,想辦法安排部分士兵複員,到時候兵部和戶部要拿出一個方案來。總之,寡人覺得,國內留個三萬常備軍就足夠了。”

    “是,臣領命。大王,接下來還有一個事情要趕緊做。”

    “何事?”

    “大王,大明本土最近六大報連篇累牘的在對理學進行攻擊,皇上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經很明顯了,我福國也應該盡快表態,否則,若是讓唐、周、桂走在了我們前麵,隻怕會引起皇上的不快。”

    “啊!長史這個事情提醒的是!寡人疏忽了。”

    可以,雖然剛剛做一個實權國王不過九個月,但到底是長期處於一個國家的頂端。所以朱常洵對朱由棟的種種舉措,其實看得很清楚。

    在朱常洵看來,朱由棟最近半年在思想文化上的一係列大動作,其實根本追求的就四條。其一,將權利義務對等揉進國民的核心價值觀裏。其二,糾正“德治”,提倡“法治”。其三,在前兩條的基礎上徹底廢掉“人感應”。其四,在第三條的基礎上,提倡科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