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6256更新時間:2020-04-10 14:54:24

    目前新加坡的產業有什麽呢?農業還是不錯的。21世紀的新加坡,六七百平方公裏住了五六百萬人,淡水當然不夠。可是現在島上的淡水供養兩萬多常駐人口那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在勤勞的漢民開拓下,水稻、蔬菜,尤其是熱帶水果的產量相當不錯。

    可是農業發展再好,除了滿足本地居民的食用外,基本發揮不出什麽作用:這年頭食物保鮮儲存條件有限,熱帶水果完全無法以鮮果形式進行運輸外銷。就算是醃製成果脯什麽的,由於距離原因,和孫傳庭主政的台灣府比起來也沒有價格優勢,因此根本進不了大明本土市場。至於糧食?兩萬多常住居民,而且存在大量的軍人軍屬,故而最多能分出七千人進行農業生產:不管這點人怎麽折騰,生產出來的糧食總量都是有限的。自給自足之餘,能夠外銷創匯的也極少。

    本土農業之外,新加坡還有些漁業,但還是存在人手有限,產出不多,銷路匱乏的問題。在這兩者之後,州府的收入,主要就是來自於土地租賃和港口服務了。

    前者的土地出租,要和中南總督府下轄的其他四州競爭。尤其是在五州官員都鉚足了勁招商引資的前提下,大家都把土地出租的租金壓得極低。後來熊廷弼為了限製這種內部的惡性競爭,才不得不召集五州知州進行了統一定價:每畝租金每年不得低於三個銀角。

    至於為啥最近這一次新加坡州的土地租賃每畝達到五個銀角,當然是李嘉在收取租金、稅金的時間上給了極大讓步。

    但是站在李嘉這個角度來:你隻要能租下土地,哪怕暫時沒有給我產生收入也不要緊。因為,你有了莊園,就要給我弄工人來。工人來了總要消費吧?有了消費,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螺旋上升,整個新加坡才能快速的發展起來嘛。

    總之,目前土地和農業能夠給新加坡州衙提供的資金很有限,除了滿足食物需求外,官員、教師、軍熱公職人員的薪俸發放,基本都是從港口服務上來。

    作為目前在緯度上離北京最遠的大明直轄領土,新加坡有自己的劣勢。但是在航運上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在整個東亞全部納入大明的控製範圍後,大明國內目前絲瓷茶的外銷有了井噴。每從新加坡港路過的商船怎麽都有十艘以上,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百艘。

    這麽多船,基本都會選擇在新加坡停靠。船上的水手購買一些新鮮水果、蔬菜,補充淡水啥隻是錢。真正的大錢來自於港口提供的船舶維修、船員的休息放鬆、物資交割等。

    船舶維修需要大型船塢,而目前新加坡港的船塢隻有四個,而且其中三個還比較。由醇致很多商船需要修理時都不敢選擇新加坡港停靠——太費時間了。然後就是仰光、曼穀等拚命的修建維修船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