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6766更新時間:2020-05-07 13:17:06

    而半自動之後,自然是全自動步槍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美國人躊躇滿誌的端著M1的改良版M14加蘭德步槍進入越南戰場的時候,戰況卻和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反了過了:端著AK47突擊步槍的越南士兵,把美國人打了個稀裏嘩啦。

    AK47步槍的研發基礎,是世界上第一支全自動步槍:德國STG44突擊步槍,在二戰中,正是他宣告了剛剛登上衝鋒槍巔峰的波*波沙的衰亡。

    和衝鋒槍一般使用手槍彈,不求射程、精度和威力,隻求大範圍傾瀉火力不同。步槍對射程、精度、威力都是有要求的。但是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在火藥配方沒有進一步改良以前,必然使得子彈很長,後坐力極大。而後坐力太大,是限製步槍無法像衝鋒槍那樣長時間、全自動射擊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德國人在二戰中因為彈藥研究的進步,提出了短藥筒中間型威力彈的理論:這種子彈初速、精度不如普通步槍子彈,但後坐力的減,解決了步槍無法像衝鋒槍那樣連續發射的問題。而中間型威力彈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又比純粹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要好得多。於是STG44突擊步槍便應運而生:在實戰中,他徹底壓製了波波沙。

    二戰之後,拿到了STG44突擊步槍所有技術資料的蘇聯人,以此為基礎,研製出了AK47全自動突擊步槍。這款槍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收獲了無數的讚譽。而在後世的電影《戰爭之王》裏,在《鵝湖》做背景音樂下,尼古拉斯凱奇申請吟誦的一段台詞,可謂是對這款槍最好的稱讚:

    他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動步槍,士兵最愛的武器,由9磅鍛鋼和4英尺長的木頭製成。它不會壞、卡殼或者過熱。就算被泥漿和沙子覆蓋,依然可以正常開火。它的使用很簡單,就算一個孩也能用它,而且他們確實在用它。蘇聯人將它印製到盧布上,莫桑比克把它放到國旗上。自從冷戰之後,它成了俄羅斯的主要出口貨物......

    在越南戰場上被AK47打得灰頭土臉的美國人,很快也根據短藥筒中間型威力彈的理論,拿出了自己的全自動突擊步槍:這就是在反恐精英等射擊遊戲裏大名鼎鼎的M16(M4A1是這個槍族的衍生之一)。而蘇聯這邊則拿出了AK74。後來中國也有了自己的九五式突擊步槍——傳統步槍在地球上的主要強國裏已經消失不見,世界進入了突擊步槍的時代。

    總之,在槍械研發這一塊,子彈的研發必須走在槍械本身的前麵。有了好的子彈,槍械才能跟著改良。

    當然,如曆史本位麵那樣,M16、AK74乃至中國的九五式,其彈藥直徑都降到了6mm以下(北約5.6,華約5.45,中國5.8),還能保證威力、精度不減。這當然得益於後世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在這個科技樹長得奇形怪狀的時代,什麽半自動、全自動突擊步槍,暫時就不要去想了:因為朱由棟根本不知道槍械的發展史,就算知道,他也不知道什麽叫中間型威力彈。這些,隻能是通過實戰以及大明科技自身的積累,慢慢的前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