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7534更新時間:2020-08-10 03:45:07

    “學生等明白老師的苦心了,學生們一定會盡快安排人手,從速開始手冊的編纂。”

    “嗯,會卿。”

    “老師,弟子在此。”

    “這本書的主編之位,為師便交給你了。”

    “弟子敢不從命?請老師放心,弟子一定竭盡全力辦好此事。”

    所謂會卿,就是張景嶽。之所以選擇這位在曆史本位麵主要給貴人看病的‘高級醫生’,而不是有多年江湖遊醫經驗的吳又可來做主編,當然是朱由棟又發揮了穿越者的優勢。

    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古代中國的名醫們,幾乎都是從讀書人轉化而來的。自然的,這些家夥也有書生們喜歡掉書袋的臭毛病。

    就如孔乙己一到晚吹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一樣。中國的很多醫生們,為了突出自己的本事,往往在醫書方麵盡情發揮,然後搞得整個中醫體係駁雜而絮亂。而這一切,在曆史本位麵上,一直到了張景嶽這裏,才化繁為簡,使得醫學體係重新清晰明了起來。

    比如一個簡單的便秘,曆代醫家總結發揮下來,到了明代的時候,有陽結、陰結、脾約、風秘、氣秘等十幾個證型,這些證型的症狀、藥物各不相同,導致後來的學醫者非常痛苦,也極容易混淆。到了張景嶽這裏,他直接一句話:這些名字取得太繁瑣了,這麽多廢話幹嘛?便秘,看虛實就校有東西堵在腸子裏的是實證,你就開瀉藥幫助病人拉。沒東西堵著,但病人自己無力排便或者水分不足排便困難的是虛症,你就開補藥給他補氣、補水、補血讓他自己拉——如此,便秘這個病的治療,就簡單明了了。

    事實上,在他自己的專著《景嶽全書》裏,像這樣化繁為簡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後世,當中醫學子們抱怨自己要背的湯頭太多,證型太繁的時候。總有老教授冷笑一聲:要不是張景嶽,你們要背的東西比現在多十倍!

    能夠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關鍵是簡單化以後還能用,毫無疑問,這是人才。

    所以,這樣的人,才是《赤腳醫生手冊》主編的不二人選。

    “會卿呐,編寫這本書,不要講什麽理論。就以問題為綱,比如,腹痛這個症狀可能是哪些疾病導致的,這些疾病在症狀上有什麽區別,然後各種症狀該用什麽藥簡單處理,如何判斷有效還是無效......總之,務必要做到簡單明了。”

    “是,弟子明白。”

    “編寫的時候,注意加重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的篇幅。這些病在你我這樣層次的醫者來都不難治,但他們流傳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傷害的人也太多了。你要明白,這本書不是醫學高階知識,而是要幫助人們解決最常見的一些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