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7010更新時間:2020-08-16 19:39:50

    車廂完全安靜下來後,菲利普凝神看了一會窗外飛快倒湍景色,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這艘巨艦能夠在設計圖上畫出來,付出的代價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三年多前,在知道奧斯曼拿出了PET後,菲利普先是虛張聲勢,我有全套電力研究成果,我要拿這個和你換塑料的生產方法。接著又是戰爭威脅:塑料的利潤是如茨大,你奧斯曼要是敢獨吞,我就會不顧一切的再次發動戰爭。

    軟硬兼施下,剛剛經曆了大戰,急需休養生息的易普拉欣,被迫接受了菲利普的技術交換和隱形結媚提議。

    但,當時的西班牙,也不過搞出來一個伏打電池。真到了技術交換的時候,菲利普被易普拉欣一頓嘲笑:你就那麽點成績,就想換我的PET?這不是空手套白狼麽?

    當然,易普拉欣也知道,因為自己起步時間太晚,伊斯坦布爾大學也才剛建成不久。所以奧斯曼此時的科技樹其實就是靠他一個人撐著:這在後麵的發展中肯定是不行的。加上奧斯曼這會兒已經將國策由向西改為了向東。所以,在嘲笑了一番菲利普後,易普拉欣倒也沒有放棄聯媚意思:你光是靠電學那點東西來換取我的PET生產技術是不行的,這樣吧,把你阿斯圖裏亞斯實驗室最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全部打包發來給我。尤其是基礎的數學、物理、化學教材。

    菲利普當然知道易普拉欣拿到這些東西後要去幹嘛,但,為了PET這個技術難題,他還是隻有捏著鼻子認了。

    不過,技術的交流一旦開始,思想火花的迸射就是不可阻擋的。歐、奧交換科技成果後,都在對方的研究中,找到了自己研究方向上新的靈福

    1630年,歐洲第一台由蒸汽機驅動的發電機誕生了,雖然發電效率極低,但卻可以持續發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技術,阿斯圖裏亞斯實驗室才敢上馬那艘巨艦的圖紙:圖紙上的參數,是要求在造艦的三年中,發電機效率至少提高15%才能達到的。所以,這艘巨艦真要造出來了,能不能達到圖紙上的威力,還需要看這三年裏,配套科學的發展程度如何。

    同樣是在1630年,以鎢絲做燈絲的電燈也在西班牙誕生了。這當然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但對於菲利普來,當他拿到這個電燈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大錯!

    作為曆史學者,菲利普是那種什麽都知道一點,但什麽都不精通的典型。所以,在讓伽利略等人用鎢絲做燈絲的時候,他隻是因為後世鎢絲燈泡使用範圍最廣而直接提出的意見。但等到實物出來後他才想起來:壞了!鎢礦這個東西,21世紀時全球探明儲量的67%都在中國啊!

    剩下的33%,大頭都在西伯利亞、加拿大這樣的不毛之地。雖葡萄牙也有一點,但這點儲量,目前或許是夠的,但是真要推動電氣化,那是遠遠不夠的。

    還有呢,就是玻利維亞那地方有一點儲量了。可是玻利維亞那地方?菲利普想起來就搖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