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6608更新時間:2020-11-25 08:13:23

    這才是正常的嘛:敵人真要是這麽愚蠢,哪裏還會打到離大明本土這麽近的地方?

    所以,所謂白起作戰計劃,現在看起來,真的有些想當然——要構建一個包圍網,這個網的所有部分都要非常堅固。而大明的這個包圍網,袋底部分在敵人不上當,不東進到平原地帶,反而掉頭向南的情況下,隻能依靠羸弱的周唐二國——袋底破了,計劃自然就失敗了。

    “父皇,雖然白起計劃失敗了。但是兒臣覺得,這其實也不是壞事。”

    “嗯?”

    “父皇,兒臣這些年在美洲,經常與嶽丈(孫傳庭)探討兵事。五年下來,兒臣對戰爭的看法就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乃至數萬、數十萬敵軍的殲滅,都不是戰爭的目的,而是手段。真正戰爭的目的,乃是要在戰略上壓製對手。”

    “以兒臣看來。”朱慈燚幹脆站起來朗聲道:“在西賊拿下印度,並侵入我大明內海後,我大明本次作戰的最高戰略目的,是要把西賊的所有力量,不分海陸,全部驅逐出東亞。如此,哪怕丟失了印度,但我大明東亞的經濟閉環是保住了。再加上美洲那邊也將獲得成功,整個環太平洋都將成為我大明的勢力範圍。如此局麵,即便印度暫時丟失,即便我們暫時無力反攻。但我大明的經濟和民生不會受到影響,我大明在未來就有獲取最終勝利的可能。

    而全殲敵人的四十萬陸軍,未必能夠實現這個目的。因為,對方的海軍還在。即便我們的俞通海和鄭和號服役後,若萬一海戰不勝,海權拿不回來,那我們仍然無法保證東亞的安全。

    兒臣最近這段時間,也在冥思苦想,要如何才能實現驅逐敵人海陸兩軍的目的,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方法。但是戰局發展到今日後,特別是李定國和張煌言提出這個李代桃僵之計後,兒臣突然找到了方法。”

    “嗯,繞了一大圈了,說具體點。”

    “是。父皇,兒臣是這麽想的。第一,以工代賑,用軍糧招募暹羅民工修築湄南河的事情,要做,要馬上做。畢竟兒臣等從小就被教導,災民不能單純的賑濟,必須以工代賑。如此做,對緩解暹羅當地百姓的災情,恢複當地秩序方麵,是極好的。

    但是,兒臣認為,湄南河的工程,修築河堤,約束河道,為來年的農業做準備是主要的。修築攔河大壩是次要,甚至是虛假的。”

    “你是說,假意修築攔河大壩,並且故意放出消息讓曼穀的西賊知曉?”

    “是的,父皇。這個消息放出去後,西賊必然驚慌失措。由於製海權在他們手裏,他們也必然的要通過海軍進行撤退。然後我們就可以執行計劃的第二步,順勢重創敵人的海軍。”

    “大哥,我們的海軍,這會兒很弱啊。”

    “嗬嗬,弟弟,我知道我們的海軍這會很弱。但是,新加坡此時在我們手裏啊!”

    走到朱由棟書房牆壁上掛著的世界地圖前,朱慈燚將手指放到了馬六甲海峽:“西賊若是借海軍撤退,必走馬六甲海峽。我們可以事先就在那裏鋪滿水雷。畢竟新加坡作為我大明第一商港,船舶維修能力是極強的。水雷也好,布雷艦也罷,對於新加坡的技術工人們來說,都不是什麽高級東西,完全可以自製。又或者……”說到這裏朱慈燚對朱由棟拱手道:“父皇,兒臣仔細研究了最近長沙海戰的過程。在兒臣看來,東海海麵實在是太過於寬闊了,在那樣的海麵上用魚雷作戰,敵艦規避非常容易。若是我們用水雷縮小馬六甲海麵,然後讓我們的雷擊艦在馬六甲狹小的海域進行雷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