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2/3)

作者:混吃等死字數:6928更新時間:2020-11-26 08:16:25

    陸軍拿出部分自己的軍糧,招募了大量的暹羅百姓開工建設湄南河河堤。並且通過各種手段?把自己將要對下遊曼穀地區進行水攻的消息傳了出去。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咪\咪\閱讀\app\.mimiread.\】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在暹羅這個一年水稻三熟的地方?自羅闍浮屠上位以來?這個地方的人民已經有三十多年,近兩代人不知道饑荒是什麽東西了。所以在前些時候?歐盟聯軍如蝗蟲過境?搜刮走了沿途所有糧食後。這些地方的暹羅人頓時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經曆過饑荒的老人已經不多了啊,這饑荒突然出現?各地百姓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自救。

    這時候大明的軍方站了出來,告訴大家我們有糧食?但是呢?為了拿到這些糧食?你們得給我們幹活——一時之間?從者雲集:不求吃好,隻求吃飽!

    在上工過程中,人們隱隱約約的聽到是要修築攔河水壩以淹殺盤踞湄南河出海口的歐洲白皮?嗨!早該如此了,這些白皮搶了我們的糧食,活該被衝進大海淹死。至於說這樣的水攻也可能導致下遊的同胞受災?哼,我們暹羅人雖然不知道死道友不死貧道這話,但在要麽死我自己,要麽死別人的這個選項上,我們還是知道該如何選擇的。

    基建狂魔是漢人的種族天賦。雖說現在工地上的工人絕大多數都是暹羅人,但是在明軍隨軍工程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整個湄南河河堤建築過程還是迅速的開動了起來。其浩大的工程場麵,在把明軍有意放近觀看的歐盟斥候嚇得肝膽俱裂的同時,也迫使古斯塔夫等人迅速的下定了轉移的決心。

    要轉移,就涉及到轉移到哪裏的問題。在這方麵,古斯塔夫其實可選擇的並不多。

    向北,那就不必考慮了,正麵有足足六十萬大軍壓在自己頭頂啊。中歐交戰這麽多次,雙方都對對方的戰鬥力很是清楚:基本上,在兵力相等,雙方指揮官水平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公平的進行野戰的話,彼此的戰損都差不多。所以,四十萬對六十萬,依托工事防守是可以的,但進攻本方真的打不過。

    向南去占領諸如後世印度尼西亞的各個大島?那沒有意義。因為這個位麵,一方麵是這些島嶼人不夠多,完全沒有工業基礎。另一方麵則是,那些地方是邊角地帶,即便占領了,也無法達成瓦解中國朝貢體係的戰略目的。

    再說了,從遠征印度算起,古斯塔夫麾下的士兵已經遠征多年了。雖說這些家夥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獲得的財富越多,士兵們也就越來越惜命:若是自己死在這裏,自己的老婆帶著自己拿命掙來的錢嫁給另一個男人,這種畫麵想想都覺得酸爽。

    所以,必須回撤印度,在那裏休養生息後,重新在緬甸登陸:從印度到緬甸就很近了,本方海軍的後勤保障將會變得充沛而安全。而緬甸的旁邊就是暹羅——隻要占領這兩塊地方,再加上海軍在南中國海的馳騁,中國的宗藩體係遲早都會土崩瓦解。如此,菲利普陛下的戰略目標才算是達成了第一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