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六章,老墨的真假(2/3)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5446更新時間:2021-07-11 20:30:08

    沈瑜問道:“你們這個考評怎麽算?我剛才沒聽明白,好像有點兒麻煩。”

    胡雲霞說:“何止是麻煩,所謂基數線,計算辦法繁瑣,凡是被考評的人,基本都不懂。我本來以為弄個合格就行----哎呀,你別扯遠了。

    我就是想問你,怎麽確定的有假的老墨。當時購買那幾塊老墨,店裏好多人都簽了字。

    我看那些墨塊製作的也挺精美,和市場上那些粗製濫造的旅遊紀念墨不一樣。”

    沈瑜想了想,把自己買的紫玉光墨拿了出來。

    他拿著墨對胡雲霞說:“你看啊,這傳統的墨塊有各種形狀,最常見的有六棱柱、圓柱和這種長方體。

    墨的正反麵會有圖案或文字。

    左右的側麵,有的是光板兒,有的會刻有製作者或者墨莊的名字。

    另外,橫頭----就是墨的頂部這一小塊兒麵積。通常刻有墨的等級,或者做墨的材料。你看這塊紫玉光,橫頭上刻的就是--五石漆煙。這是形容做墨的材料高檔。

    這些都是判斷老墨的外在條件,關鍵還在內質。

    傳統製墨,最早從石墨開始,逐漸演變到唐宋時期的鬆煙墨。到後來,明清時期油煙墨盛行,漆煙墨也開始出現。

    你們店裏那幾塊墨,包括我買的這些,都是近百年的墨。

    清末,大量的桐油出口,燒製墨粉的桐油不夠用,很多廠家就開始用別的墨粉替代。比如說進口的洋煙,也就是碳素。

    你們店裏有一塊兒胡氏廣記的青麟髓,橫頭上刻的是淨煙墨,其實原料是進口的碳素。

    當然,這些墨隻要年份夠,都算老墨。

    我說的假貨,是有人仿造的老墨。

    做墨的過程像和麵一樣,把墨與膠混合成團,壓入模具,然後晾幹。

    造假者用劣質原料仿古,但是把表麵做的很好,用以謀利。

    很多人收藏老墨,買了不用,還發現不了問題。如果像我這樣買回去,把它研磨成墨汁,發現裏麵是石灰、煤炭或者木炭渣子,那就太坑人了。

    胡雲霞越聽越頭大:“你沒碰那幾塊墨,是怎麽判斷內質的?”

    沈瑜不能說出遊戲與技能的事情,隻能解釋:“除了拿著觀察之外,還要看墨塊表現出來的氣韻。

    比如,油煙墨,桐油煙粉和膠混合之後,放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分別是什麽樣的外觀?

    鬆煙墨又是什麽樣的外觀?

    精品墨製作精良,多看真品,自然可以判斷出真假區別。當然,判斷老墨,最好是用手拿著試試分量,再觀察細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