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9章,想阻撓?快刀斬亂麻!(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5440更新時間:2021-08-31 00:01:29

    翟坤搖頭說道:“這種推斷隻是單方麵的。如果碰到挑毛病的人,他也可以說,這種物品有可能是臆造。”

    李副館長看到兩人的說話的語氣雖然平緩,但有點兒針鋒相對的意思,立刻接話:“大家都別坐著看,都說說意見,每個人都說說。”

    坐在李副館長左手邊的研究員說:“幾位說的都有道理。我個人認為於老師說的不錯,可以認定寶盒是乾隆時期的文物,作為暫時的結論。更具體的佐證,可以慢慢尋找,進行長期的論證研究。”

    後麵幾位研究員,陸續表態。

    “遲老師說的不錯,事情不要著急,慢慢論證。”

    “對對。我建議把鑒定人員的範圍再擴大,如果有必要,可以向兄弟博物館征求一下意見。”

    索老師說:“把寶盒定為清代乾隆時期,還是定為清中晚期,意義是不一樣的。”

    沈瑜看著在座的研究員,都發表了意見,竟然有一多半兒的人在和稀泥。如此論證下去,怕是要拖個一年半載。

    他有些生氣。我捐獻古董,你們論證真假無可厚非,但是這麽推三阻四拖延時間,實在無法理解。如果不是有任務逼著,依照自己的脾氣,早就佛袖而去。

    為了完成任務,他隻能壓住心中的不快,盤算著如何改變局勢。

    他理清思路,站了起來。

    展台周圍的人,把目光投向沈瑜。

    沈瑜說道:“諸位都是收藏鑒定行業的專家。我想,如果這個東西是仿品或者價值不大,幾位恐怕也不會坐在這裏討論。說白了,如果寶盒一文不值,幾位最多看一眼,畢竟大家都很忙。

    既然大家留在這兒研究,說明這東西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認證一個東西,佐證越多,越想越繁雜的時候,或許咱們試試最簡單的方法,也許能有新的發現。

    我今天找到的這些資料,不敢說能證明什麽,但是,既然能在拍賣會出現的兩次,已經證明了在乾隆時期,的確存在著這麽一批春壽寶盒。

    至於這幾隻寶盒是否屬於同批製作,需要第二個論證。

    由於條件限製,我們沒有辦法拿到更多的東西來比對。幾位老師既然帶來了扁瓶與印盒,說明這兩件文物有時代特點,分別體現乾隆時期與乾隆之後的工藝水平。咱們不妨就比對一下他們的細節。”

    他把扁瓶和春壽寶盒挪近:“咱們首先看這兩件器物的整體造型。

    扁瓶屬於盤口溜肩,圓腹圈足的造型。寶盒整體成圓形蒸餅狀。

    這兩個造型中,都有很重要的弧線,也就是對圓形的處理。從整體來看,兩件器物的圓形處理,都屬於雄渾飽滿的類型。

    再看器物紋飾。掐絲蜿蜒,呈閉合線,造型準確。”

    他找到兩個器物上相似的紋飾:“大家看,對筆畫的處理如出一轍。

    另外,扁瓶和寶盒都用了藍作為主色調,填入釉色非常準確。沒有出現漫漶的粗糙手法。”

    他指著寶盒上的人物紋飾與扁瓶的三道回文紋飾:“這兩件器物上,都有相同的鎏金工藝。”

    最後,他輕敲寶盒,寶盒發出悅耳的聲音。

    “無論是寶盒還是扁瓶,都是金光燦然,堅實厚重,這是乾隆時期的琺琅工藝的特征,屬於乾隆禦製掐絲琺琅精品。

    諸位,再請看這隻印盒,釉色雖然豔麗,差了一分雍容華貴的韻味,所以,這是乾隆時期之後的工藝。優劣很明顯。”

    沈瑜細致的比對工藝特點。

    於老師與幾位研究員點頭讚同。

    翟坤與索老師一直沒有說話,等沈瑜說完話,他正想反駁,卻聽到工作室內,響起一陣鼓掌的聲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