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2章,成交336萬,皆稱名品(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700更新時間:2021-09-27 22:31:24

    這下,沈瑜徹底放心了,可以輕鬆的坐在一旁,以旁觀者的心態觀看後麵的拍賣。

    他發現易雪似乎因為連續的競價失敗,而有些懊惱。

    此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件豆青釉大碗的圖片。

    台上換了一位拍賣師。

    新上場的拍賣師精氣神十足,高聲的介紹這件藏品:“下麵的拍品是,清乾隆豆青釉印折枝花果大碗。直徑34cm。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大碗撇口,深腹,高圈足。通體施勻淨的豆青釉,釉汁凝厚。外壁釉下剔刻玉蘭、荔枝、荷花、佛手、石榴、梅花、荷花等花果。瑞果累累,寓意吉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窯精品瓷器。

    起拍價三十萬。請藏家出價。”

    易雪毫不猶豫的舉起了競價拍。

    提示員舉手示意這裏有人出價。

    拍賣師高聲喊道:“0623號藏家出價30萬5千元。”

    “0973號藏家出價。31萬”

    ……

    開始拍賣之後,有十幾個藏家參與了競價。價格很快超過40萬,正在向著50萬邁進。

    沈瑜覺得,這件大碗的價格提升的速度,比自己的瓷器還要快。

    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衡量這些瓷器在市場中的價格變化。就在他思索規律時,拍賣價已經超過了52萬。拍賣師的嗓音越發高亢嘹亮。

    “0683號藏家出價56萬。”

    “57萬。”

    幾次競價後,價格超過了60萬。

    沈瑜原以為達到60萬之後,很多藏家會退出或者變得冷靜。

    但是,後續發展出乎他的意料。的確有幾個藏家退出了競價,可是有更多的藏家加入了競價。而且,這一批新加入的藏家出價更快。

    陳晨也覺的奇怪,向沈瑜詢問:“沈總,這件大碗為什麽價格越高,競爭反而越激烈?

    沈瑜想了想,說道:“這種大碗承自雍正官窯,所刻花果品種、形象與雍正大碗不同。寂園叟《陶雅》一書稱此類大碗為“海”,有記載:“內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雍乾皆有之。式樣絕巨,而甚為精致。”

    我估計這時候參與競價的人,應該都是很熟悉市場行情的人。現在的價格,大概到了他們的預期了。

    他隱隱聽到周圍的人在議論。

    “我找人看過這件瓷器,估價是60萬到80萬。”

    有人附和說:“沒錯。如果超過這個價格,我就不拍了。”

    可惜無論這些人怎麽議論,依舊是有人不停的舉牌競價。

    沈瑜看到旁邊的易雪已經連續幾次舉牌。

    最終,價格到了九十六萬的時候,易雪又舉起了牌子。

    拍賣師喊道:“0623號藏家出價九十六萬五千元。”

    “九十六萬五千元。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成交。”

    場中響起掌聲與唏噓聲。

    沈瑜對易雪說道:“這種大碗是宮廷陳設或祭祀用的大器,曆來皆稱名品。恭喜您。”

    易雪紅光滿麵,高興的說道:“僥幸,僥幸,我也沒想到,能這麽順利的拍下。”

    沈瑜以為自己的琺琅彩蒜頭瓶已經算是拍出高價了,很快,一件雍正官窯的瓷器,就把蒜頭瓶的拍賣價格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