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0章,新朋友,海外文物追索(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644更新時間:2021-11-15 11:54:14

    沈瑜和對方握手,說道:“張律師,您好。”

    他仔細看這位張律師,皮膚白皙,鼻梁高挺,眉毛細長,秀美中帶著些許的英氣,也許是職業的原因。

    “沈先生,你好。以後還要多多合作。”

    梁持說到:“沈瑜,我這麽稱呼你,你不介意吧?”

    沈瑜說:“您叫我小沈就可以。”

    張鞠招呼幾人坐下。

    梁持對沈瑜說:“張律師一直和我們合作,參與過不少文物追索的事情。我和張科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有接觸,聽她說了你的事情之後,我覺得咱們也可以多多合作。

    張鞠接過話頭:“梁處這次有事來濱海,我就找這個機會,介紹你們認識。”

    沈瑜急忙說:“我就是坐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

    梁持說:“這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的工作與國際合作有關,知道咱們追討文物工作的艱難。

    先不說這個了,你們剛才在討論什麽?被我們打攪了,我能不能有幸跟著看一看,我幹這個工作也好些年了,對文物多少有點了解。張律師也是喜歡古玩。”

    張笑顏說道:“我隻是個業餘愛好者。因為自己的愛好,才對這方麵的法律多學習了一些。慢慢的,就想在這方麵做點事情,逐漸與文管局有了合作。”

    張鞠說:“沈瑜今天買了兩件刺繡,小沈,你自己說說。”

    沈瑜介紹了自己買的這兩件刺繡,然後解釋:“我這兩件東西,是從文物商店買的。”

    梁持看著這兩件刺繡說:“你多心了。合法的民間收藏,政策是鼓勵的。”

    沈瑜對於張鞠為什麽介紹這個兩位給自己認識,有一些猜測的,但他沒有急著問,而是陪著對方聊天兒。

    張鞠給幾人斟茶,梁持和張笑顏一唱一和,就把聊天的話題引到了文物追索和他們的工作上。

    沈瑜偶爾跟著張鞠,稱讚一下對方的工作。

    “梁處,我聽說是文物追索的工作非常繁瑣,我一直很好奇,成功的事例都是怎麽做成的?”

    他問到了梁持的長處。

    梁持放下茶杯,說道:“國際上關於文物追索的事情,都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主要包括依法追討、商業回購、外交談判和捐贈等幾種途徑。

    目前,常用的海外文物追索多邊國際條約,是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製定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及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5年的《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此外,國與國之間的雙邊文物保護協議也起著重要的追回作用。

    1995年的公約首次確立了“被盜文物的持有者應歸還被盜物”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上,幾個主要文物進口國尚未加入該公約,這就導致有時候其實際約束力大打折扣。麵對種種追討困境,商業回購文物成為無奈之舉。”

    他說道這裏,沈瑜回憶起,未來,會有許多文物,是通過回購的辦法,回到了國內。

    梁持繼續說道:“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外交談判,近幾年有一個成功的案例,很有借鑒意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