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06章,白玉插屏,銀鎏金葵口碗(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624更新時間:2022-09-09 01:30:29

    玉屏多配木質底座,自己的這件插屏,卻以上好的碧玉雕座,十分罕見。

    沈瑜記得,自己看過首都博物館的許多藏玉中,類似插屏,隻有數件。他猜測,這件插屏可能是清乾隆時期,宮廷造辦處所做的陳設品。

    遊戲顯示,經過修複的清乾隆白玉圓形插屏連碧玉座,價值達到了130萬美刀左右。

    因為玉如意價值沒有變化,所以,沈瑜又找到了一件價值變化很大的古玩——8世紀銀鎏金鏨刻花卉葵口碗。

    這件金銀器經過了幾個藏家收藏,傳承有序,經過修複後的價值,達到了90萬美刀。

    他取出葵口碗。這件器皿使用銀鎏金鏨刻,花卉紋碗線條流暢,器壁輕薄,頗具美感。

    碗口沿外侈,呈五瓣花形,弧壁下斂,底承圈足外撇。碗心及內外壁皆鎏金鏨刻一簇簇折枝花卉紋,莖葉分明,線條流暢婉轉。其大團花的裝飾風格與為唐代金銀器皿風格相似,是一件精美的茶器。

    唐代金銀器是古代工藝美術中的絢麗的瑰寶。

    這件葵口碗,是沈瑜收藏的第一件珍貴的唐代金銀器,所以,遊戲的獎勵是金銀器鑒定技能提升至目前的最高等級。

    他觀察這件金銀器的時候,就可以看出許多的信息。

    工匠製造葵口碗,用的是錘揲之法,利用金銀較為柔軟的特性,在敲打之中更好地將之延展,使器物成型。

    唐代金銀器的製作加工技術複雜精細巧妙。在當時,就已廣泛使用了錘擊、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鏨刻、鏤空等工藝。從保存至今唐代金銀器可以看出,裝飾工藝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有些還一直沿用至今。

    沈瑜看著眼前古玩上的華麗紋飾,與記憶中的信息相互印證。唐代金銀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紋飾極為豐富。其特點是,初唐時期,無論器型還是紋飾,都具有明顯的波斯薩珊朝風格,紋飾以凸棱、連珠紋及單點動物紋為常見。另外,以纖細的纏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線條簡略的折枝花為主,花與人物相襯時結構鬆散。

    中唐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貴族官僚追求享樂日盛,金銀器製品增多,薩珊風格的造型已不能滿足需要,轉為兼收傳統的銅器、陶器、漆器的器型。花鳥紋盛行,纏枝花、綬帶紋豐滿流暢,已具有團花的格局。

    晚唐時期,器型繼承前期,團花紋飾已從原來的陪襯地位一躍而成為主題紋飾,這也是團花紋飾的黃金時期;纏枝花則漸趨呆板被綬帶紋取代。唐代金銀器經曆了一個由簡單轉向複雜的過程,從唐初的波斯薩珊朝風格轉向傳統風格。

    沈瑜從裝飾紋樣判斷,葵口碗應為唐代中期之作。

    他看過幾件古玩,越發覺得自己的這一筆生意做的很值。盡管自己現在又多了幾百萬美刀的債務,但是,那些修複之後的西方藝術品,足以賺回成本,所以他絲毫不擔心。

    心情愉快,喝了一口茶水也覺得回味甘甜。

    他想放下茶杯,想仔細查看清中期銅鎏金提爐提爐。

    這時,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沈瑜拿起手機,看到是馬克的號碼,對於馬克打電話的用意,有了一點猜測。

    他笑著按下了接聽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