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36章,彌勒菩薩坐像,前車之鑒(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472更新時間:2022-09-24 08:24:16

    張鞠說道:“石雕的年代和出處。”

    沈瑜說:“隻看照片,我看不準,隻能大概的推斷,這尊菩薩坐像,有些像龍門石窟的造像風格,可能是六世紀北魏或更晚的彌勒佛像。”

    張鞠問道:“彌勒佛?不是菩薩坐像?”

    沈瑜說道:“通常彌勒有三種形象,雍容華貴的菩薩像;莊嚴的佛陀聖像;布袋和尚像。

    彌勒造像在北朝十分盛行。據考證,僅雲岡、龍門、鞏縣諸石窟及金銅造像中,有銘文紀年的彌勒像就有150例,僅次於釋迦牟尼像。北朝佛教造像中有大量的坐像,佛、菩薩都有。據統計,這種雙足成x形的坐像在敦煌莫有26身,龍門石窟僅古陽洞就有50餘身。

    根據大量圖像與銘文一致的造像資料來看,可以肯定北朝佛教造像中的絕大多數此種姿勢的坐像是彌勒像。

    這尊石雕就是典型的,以菩薩的形象出現的彌勒。”

    他拿出一張正麵拍攝的照片,示意張鞠觀察:“這類彌勒造像通常有一頂冠或頭飾,通常還有項鏈、耳環、手鐲。站著姿或坐姿都有;坐著的時候,會采取蓮花坐的姿勢,就像這個雕塑一樣。”

    張鞠拿出紙筆,把一些信息記錄下來,繼續問道:“怎麽判定時間和出處的?”

    沈瑜好奇:“您這是幫誰問?”

    張鞠說:“工作,等一會再詳細說。”

    沈瑜說道:“這類彌勒菩薩坐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分流行的樣式,這種坐姿應當是早期南亞和中亞等國帝王和貴族采用的一種坐姿,是帝王和貴族的尊貴身份象征。

    彌勒菩薩造像類型在魏晉時期陸續進入中土,這種尊貴坐姿也一同被傳入,並逐漸被中土信眾追捧。

    從現有資料來看,大多數雙足成x型的姿勢,可以追溯到五或六世紀晚期。

    北涼時代的彌勒菩薩,最大的特色是這種坐姿,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是咱們國內早期彌勒菩薩形像。

    北魏石窟造像中也常出現戴寶冠瓔珞,穿菩薩裝飾,此種坐姿的彌勒菩薩像。

    我沒有看實物,所以不能做準確的判斷,僅從照片上看到的信息判斷,此像是北魏造像之珍品,具有典型的北魏初期造像之特征。”

    他說了一通之後,等著張鞠做好記錄,摸出煙盒,給自己和張鞠各點了一支煙。

    張鞠問道:“還能看出什麽?”

    沈瑜說:“隻有這些了。你給我看這個,是不是又有追索的事?”

    張鞠點頭:“我手中隻有這些資料,你說的信息很詳細了,謝謝你幫忙。

    這是兄弟單位通報的事情,在鈕約出現的一尊造像,希望能夠把造像追回來。但是麵臨的困難很多,需要提供諸多的信息。”

    沈瑜說道:“張姐,我最近在濱海的事情很多,實在沒辦法外出。”

    張鞠說:“現在還沒到那一步,聽說兄弟單位正在和鈕約方麵接觸,具體進行到什麽程度,我也不太清楚,隻是發動我們幫忙搜集相關信息和證據。”

    她停頓了一會兒,說道:“我估計,應該不會用到我們,更不會影響你的事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