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2章,彌勒經,玉臂鞲(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676更新時間:2022-09-24 08:24:21

    他想到臂鞲的作用,就想試著戴上,卻發現很難固定。

    找來一些繩子,自己開始給臂鞲穿繩,嚐試著將其固定在手臂上。

    戴好之後,沈瑜暢想、模擬架鷹時的場麵。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看到是姚紅海的電話,就按下了接聽鍵。“姚哥,是不是有信消息?”

    姚紅海說道:“小沈,你在畫廊還是在自己住處?”

    沈瑜說:“我在畫廊。”

    姚紅海:“你有沒有時間,我過去找你說件事。”

    “特別歡迎。”

    沈瑜放下手機,讓人準備好待客的茶點,然後繼續研究玉臂鞲。

    幾十分鍾後,刻本經文也修複完畢。

    沈瑜放下臂鞲,立刻取出卷軸,打開查看。

    遊戲判斷,這件卷軸是遼代的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價值區間是20萬~25萬美刀。

    他把經文仔細看了一遍,經文的外觀恢到了能辨識的程度。文中“度”、“般”、“盤”等字均具典型早期手寫體風格,很明確的反應了刻經的時代。

    他估算著姚紅海快到了,將卷軸放回修複空間。

    不久,姚紅海和於倩雨來到畫廊,沈瑜請他們二人來到辦公室坐下。

    姚紅海一眼就看到沈瑜辦公桌上擺著的玉臂鞲。直接問道:“小沈,這是你新買的東西?”

    “這是一件遼代的玉臂鞲。”沈瑜故意留下這件玉器,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表示這兩天自己也沒閑著。

    他說起了古玩展銷會,又說了如何打聽消息,以及購買臂鞲的事情。

    姚紅海很好奇,整得允許,拿起玉臂鞲觀察,然後問道,“這種臂鞲是做什麽用的?”於倩雨也湊過來看。

    沈瑜寫下了臂鞲兩個字,然後說道:“玉臂鞲的功能非常明確,就是為了駕鶻之用。鶻又稱鶻鷹,學名矛隼,古代又稱海東青,是一種異常凶猛的獵鷹,經過馴化之後可以替人捕獵。

    遼代契丹族自古就有馴鶻捕獵的習俗,遊獵時鶻鷹棲於獵人手臂之上,由於鷹爪有力而尖銳,極易抓傷手臂,因此契丹人習慣使用臂鞲來“駕鶻”,從而起到保護手臂的目的。

    咱們國家博物館,藏有遼代白玉童子執鶻玉雕。

    臂鞲的曆史久遠,東漢許慎的《說文》中解釋:“鞲,臂衣也。”

    臂鞲最早是用皮革製成,在射箭時佩戴,因為古人發現,使用右手射箭,拉開弓之後,左臂非常容易受傷,所以需要用皮革包裹胳膊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就是最早的臂鞲。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古代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更先進的金屬臂鞲出現了。

    作為手臂專用防護器具,臂鞲在古代甲胄中以筒袖的形式出現,但其功能仍然是以保護手臂為目的,並最終成為古代戰爭中的重要軍事裝備。

    隨著遼代契丹遊牧文化的形成,臂鞲在最初的實用防護功能之外,融入了更多的裝飾工藝,其製作材料也逐漸豐富起來。

    遼代契丹族的臂鞲中有骨、銅、金銀、瑪瑙、玉石等等材質,而玉臂鞲無疑是其中的頂級奢侈品,是遼代契丹貴族的專用器具。”

    姚紅海一邊看一邊讚歎:“小沈,來你這裏一次,長了見識。”

    沈瑜喝了一口茶,問道:“姚哥,你太客氣了。今天有什麽新消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