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0章,盯梢,清乾隆青花書燈(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336更新時間:2022-12-31 12:24:22

    沈瑜覺得,這個價格,再加上各種手續和稅費,已經無利可圖,立刻停止私洽。

    賣家雖然對沈瑜的果斷放棄有些意外,但是,還是堅持,座鍾到了拍賣的時候,會賣出更好的價格。

    沈瑜隻能表示祝福。

    至此,他看好的古玩中,還有一件清代的青花燭台,等待和賣家私洽。

    等待賣家趕來的時間裏,他再次觀察燭台。這件燭台高25.5cm分段燒造,拚接組裝而成,有大中小3層圓盤,分別是燈盞托盤,中層蠟盤和底層托盤。中間以線條起伏、富於變化的3截圓柱相貫聯,器型線條起伏收放多次,使這件器物極富韻律節奏之美。

    燭台以青花描繪紋飾,自頂盤內的如意雲紋起,有連珠、卷草、纓絡、貫套花卉、忍冬、落花流水、纏枝蓮、什錦花卉等十餘層紋飾,是一件精心設計、工藝考究的官窯力作。這種分層拚裝,曲線多變、紋飾超過十幾層的工藝風格,令人聯想起唐英於乾隆五、六年製作的青花五供中的花觚。燭台青花發色沉著,胎釉質密,尚有雍正遺風。

    沈瑜曾經見過在燭台底部雙圈內書“乾隆年製”四字篆書款的燭台。

    但是,眼前這件燭台,沒有款識。

    拍賣行的幾位鑒定師,因為找不到明確的證據,隻能把這件燭台定為清中期的青花燭台。

    沈瑜倒是覺得,這有可能是乾隆官窯落款方式尚未定型的一個例證。

    他觀察燭台的時候,回憶起《清檔》乾隆紀事有記載:二月初九日,太監胡世傑將青白花書燈一件、禦筆詩一首,交唐英照此款式並蠟盤裏的字樣,先燒幾件送來,其字並圖書,據按青花白地一色燒造”。

    因此,沈瑜猜測,眼前看到的這件瓷器,有可能是《清檔》中這批“青白花書燈”的一件,為乾隆親自創意,太監胡世傑送交,唐英奉旨督造,再送入宮中供乾隆禦用的一件“唐窯”名品。

    此燭台清代本名應為“書燈”,是一種文房器具,與乾隆瓷製五供中的燭台的功用、造型均不相同,後者在清宮檔案中被稱為“蠟台”,與“書燈”相較一俗一雅,涇渭分明。

    因此,雖然這件瓷器沒有款識,但他很像買下來。

    拍賣行對這件燭台的估價是3萬~5萬歐。沈瑜預計,隻要價格不超過10萬歐,就可以買。

    等了二十多分鍾,詹妮特帶著一位女子走進鑒定室。她給沈瑜介紹,這位女子就是賣家。

    沈瑜通過聊天了解到,這位賣家是從長輩手中繼承了這間瓷器。

    賣家對沈瑜想要用私洽的形式購買瓷器,並沒有反對。雙方開始談論價格。

    過程非常順利。賣家提出了6萬歐的價格。沈瑜考慮了一會兒,不想節外生枝,便答應下來。

    於是,雙方很在詹尼特的幫助,辦好交易。這個結果,讓雙方皆大歡喜。

    沈瑜等著拍賣行幫他辦交易憑證的時候,點開遊戲頁麵,查看購買提示,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準確。

    玩家購買清乾隆青花書燈一件。尺寸:高25.5厘米,價值區間:25萬歐~30萬歐。

    他看到遊戲的評估,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