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64章,對估價的分歧,三尊造像(1/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398更新時間:2023-01-05 23:05:15

    沈瑜覺得自己像是在猜謎。

    看不到實物,沒辦法用遊戲地圖做準確判斷。雖然已經通過幾次提升,讓自己對造像的鑒定能力得到提升,但是,終究不夠保險。

    更何況,聽了劉強原的說法,他覺得這幫人的判斷有些過於樂觀。

    沈瑜再次看向圖片,試圖找出一些更有力的證據,能證明自己的觀點。這座造像的風格可以追溯到七世紀末,或者八世紀初。與北齊和隋以及唐朝最初幾十年的雕塑相比,軀幹比例更自然,表麵更光滑,更具柱狀特征。

    半透明的衣袍,清晰地展現了佛像的形態。衣服的褶皺,特別是手臂的褶皺明顯經過精心設計,相比之下,北齊和隋朝佛像的褶皺特征是由切割線或浮雕線表示的。

    沈瑜站起來,從書架上搜索到了一些書籍,又從電腦上調出一些資料。

    他找到克利夫蘭博物館藏石佛圖片,展示給劉強原和張笑顏:“二位請看,這兩座造像,與貴館的目標可以進行比對。

    另外,堪薩斯城——阿特金斯博物館收藏的一尊坐佛,以及洛山基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尊坐佛所展示的風格,可以看出,八世紀後期的佛像造像顯得更豐滿,因此也更沉重,他們的長袍更寬鬆。此外,稍晚一些的造像的衣物,經常從雙蓮基座的邊緣和前麵垂下,在許多情況下完全隱藏了基座的上層。”

    他指著劉強原帶來的資料,說道:“我讚同劉老師的大部分觀點。造像軀幹右側的袈裟未受太多幹擾——即,當造像失去右臂時,它仍未受損——這意味著軀幹和右臂之間有開放的空間,這是許多7世紀和8世紀初華國佛像雕塑的一個特征。

    在北齊時期,雕塑家喜歡將透雕元素融入他們的雕塑中,經常在右臂和軀幹之間的空間穿孔,這一特點一直延續到唐初。八世紀初,雕塑家們開始改變佛陀的衣服結構,使長袍的邊緣形成環狀,從而填充軀幹和右臂之間先前開放的空間。從八世紀早期開始,這種新的衣袍排列成為標準,正如剛才提到的堪薩斯城和洛杉磯的坐佛所證明的。

    我曾經看過哈弗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尊八世紀早期的坐佛,可能是從七世紀風格向八世紀成熟的唐風格過渡的最佳證明。

    哈弗收藏佛像的造型比例很像這尊唐代的殘缺造像,此外,它的布料褶皺,類似於定製的褶皺,兩者在風格上也非常接近這尊殘損的佛像。

    哈佛所藏造像的體積更大,其衣袍,甚至比這尊殘損造像更能揭示造型結構,但哈佛佛像的衣袍不如我說的幾尊造像豐富。此外,哈佛佛像的衣服覆蓋了軀幹和右臂之間的空間,這與殘損佛像的帷幔的布置有明顯的不同。

    所以,我判斷,雖然風格接近,但哈佛所藏造像是在8世紀初,而殘損造像是在7世紀晚期或8世紀初製造的。

    這個基座也表明了這座雕塑的七世紀末或者八世紀初的年代。

    唐代殘損造像的雙蓮基座是最引人注目的,在八世紀的幾十年裏,上層的蓮花花瓣變得更加雕塑化,更加立體,它們的頂端支撐著層疊的窗簾,形成一係列有節奏的間隔和和諧排列的點;此外,中央連接柱將變得更短,更精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