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25章,八個瓷哨,清代核雕(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340更新時間:2023-02-06 04:46:33

    他拿起核雕作品觀察。這件作品以上好的橄欖核為原料,雕琢而成,意取“赤壁夜遊”。核舟雕前中後三艙,船艙鏤成兩層,寬敞的艙室、艙頂的瓦楞線、軒窗等一應俱全。船兩旁的花窗,皆可開合,舫前置一桌,幾人圍案而坐。作品中人物作高浮雕,共計二十六人,皆麵目清晰,神態生動,衣紋線條流暢,生動再現了蘇東坡與朋友遊赤壁的場景。另一枚雕作成底托,上刻水蓮紋為飾,工藝也是細膩生動。

    沈瑜沒有收藏過核雕,但是,看過相關書籍。

    明魏學汐有《核舟記》記明奇巧人王叔遠有類似題材之核舟,“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字共三十有四”。

    這件作品底部刻有蘇軾所作《前赤壁賦》節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文前麵注“甲子年”,後署“穀生老道人作”款,較明之奇巧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歎為觀止。

    美中不足的是,所刻的部分文字有損壞,導致模糊不清。另外,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小舟後艙有一條裂紋。

    沈瑜判斷,作品雖然有缺陷,但是,整器精巧雅致,微中見宏,尺幅之間展示大千世界,頗為巧妙。

    從款識判斷,作者是清代核雕藝人湛穀生。湛穀生是粵省增城新塘鄉人,清鹹豐年間著名橄欖核雕藝人。據說,雕刻的工具全是自製,雕刻的手法也很獨特。雕刻時,先把橄欖核含在口內,待濕透後才取出。每遇晴天早上,便對著東邊的窗台,讓陽光照射著,精雕細琢。

    姚老師看到沈瑜一直觀察核雕,湊過來說道:“沈總,我不懂核雕,但是,您可要慎重。好幾個人都看過,這上麵雖然有名款,但是,大家都拿不準。

    另外,核雕有明顯的損傷,再加上價格高,所以沒人買。”

    沈瑜表示明白,但還是把賣家請來詢問價格。

    賣家田先生告訴沈瑜,核雕價格是5萬元,不講價。

    沈瑜聽到這個要價,就知道田先生自己也沒把握。

    雖然核雕在地圖上之顯示為線索光標,沒有辦法估算價值,不過,他相信遊戲給出的線索,不會太差。

    姚老師想勸阻。沈瑜示意自己有分寸,請他放心。

    沈瑜沒有花時間講價,直接買下了這件核雕。

    他已經用地圖反複驗證,剩餘的古玩,沒有什麽價值,所以,付款之後,和眾人打了聲招呼,與姚老師一起離開。

    等他們離開之後,很多人說起沈瑜買的古玩,有不少人偷笑。

    姚老師和沈瑜走出小院,說道:“沈總,瓷哨和核雕,是不是買貴了。”

    沈瑜先把自己的判斷說了一遍,又說道:“當然,您堅持謹慎判斷,是對的。

    我回找專門研究核雕的人,再看一看。至於那盒瓷哨,裏麵有六個應該是仿造的。

    不過,剩下的兩個,一個是清末民初時生產的,還有一個可能到元代。隻要這兩個能確定,就不算虧。”

    姚老師不放心:“還是請其他幾位顧問再看一看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