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29章,簋式爐,白玉蚩尤環(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398更新時間:2023-02-08 02:52:02

    沈瑜說道:“這件香爐侈口,深腹,側出雙獸耳,圈足在底足處理上增其高度,更顯挺拔穩重。爐身通體錯金裝飾,抽象神秘,細弦紋、幾何紋、獸麵紋、動物紋莫不美輪美奐,精美異常,爐子經長年烘焙,內斂自然,凝重含蓄。

    此外,這件香爐仿簋式而製,簋,是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另據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鹿欣問道:“會有有很多人競爭吧?”

    沈瑜說:“一定會有競爭。不過,時代拍賣公司給銅爐的估價是5萬~8萬元,可見,他們也是信心不足。”

    聊天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

    當清中期銅錯金簋式爐開始拍賣之後,鹿欣發現,沈瑜的猜測基本準確。

    雖然有人競爭,但是,他用8.5萬的價格順利的拍下目標。

    鹿欣看到沈瑜還在翻閱圖錄,就問道:“你今天買的古玩已經不少了,還要買嗎?”

    沈瑜指著一張古怪玉環的圖片,說道:“我還想再拍一件,就是白玉獸麵紋蚩尤環。有乾隆年製的款識。”

    鹿欣沒見過這種玉器,就問道:“為什麽叫蚩尤環?”

    沈瑜解釋道:“蚩尤環,本為一種臂飾,臂飾指戴在腕間或臂上的飾物,主要指瑗、臂環、鐲一類飾物。它們一方麵可能與原始人佩戴狩獵工具環形石斧的習慣有關。

    最初,蚩尤環並不是雙環合璧的,隻是單獨的環,從功能上來命名,可稱為“臂環”,傳說是黃帝戰勝蚩尤後,將蚩尤的頭像琢在環上作為紀念。

    蚩尤環這個名字是後人起的,最初見於元朝朱德潤的《古玉圖》一書。

    這件蚩尤環應該是典型的乾隆朝仿古玉器,是以良渚文化蚩尤環為摹本,稍加變化而成,其功能性亦已轉變,可作為紙鎮之用,或賞或玩。

    清代宮廷製造的蚩尤環數量頗多,尺寸大小不等,分別用青玉、碧玉、白玉為原料,但樣式皆相同,均為雙合璧連環式,合之為一環形,環外側淺浮雕四個蚩尤頭形,若將環從中間分開,則變成兩個薄環,且兩環相套,可錯可合。”

    鹿欣聽完介紹,又看到了拍賣公司的估價,“30萬~40萬?這麽貴?”

    沈瑜說道:“這個估價有些保守,我估計,成交價格會高於估價。”

    “為什麽?”

    沈瑜說道:“乾隆曾經在一件白玉蚩尤環上題詩。玉環可上下扣合,兩環環麵上下共四個位置,各書寫了十二個字,現藏於首都博物院。

    這件蚩尤環與首都博物院所藏蚩尤環的造型相似,均為白玉質,呈圓環形,環側切為二,兩環相套可錯可合,環外雕四蚩尤首及兩組變形獸麵紋,內壁分別淺刻乾、隆、年、製”四字款。

    這件蚩尤環材質極好,是羊脂玉。造型奇巧,以精湛工藝做成陰陽咬合,以四個單元裝飾獸麵紋飾,其工藝亮點在於精準的咬合製作。

    我在預展上看過這件玉器。當時的工匠以極準的創作手法進行工藝表達,尺寸之準,密合之嚴令人歎為觀止。這件蚩尤環的拋光打磨之法也有出奇製勝之處。

    所以,這是今天的重點目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