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52章,龜鈕銀印,仙鶴香薰(2/2)

作者:齊東野老字數:4272更新時間:2023-02-20 18:31:19

    明清時期,由於帝王的喜好,尤其是雍正、乾隆兩朝,獻瑞之風頗為盛行,現今在首都博物院裏,還保留著大批祥瑞名物,使得清宮內祥瑞隨處可見,無所不在。

    我們的文化中,把鶴視為長壽象征,意在頌揚春滿乾坤,萬物滋潤的美好寓意。民間廣泛流傳鬆鶴延年、龜鶴延年、鶴鹿同春之說,故多用其比喻人壽命長久。

    我判斷這對香薰,是清早期的物品。那個收當的價格,算是很便宜了。至於那枚印章,其價格可能比香薰高幾倍。”

    鹿欣問道:“為什麽?”

    沈瑜說道:“據現有考古發現,印章出現時間很早。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民皆以金、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群臣莫敢用也。

    到了漢代,漢官印猶分三等:曰璽、曰印、曰章。惟諸侯王猶得璽,然其所謂璽者,名稱而已,接其體製,與印章同。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其文曰章。《漢書·舊儀》記載:銀印皆龜紐,其文曰章。謂刻曰某官之章也。”

    鹿欣問道:“你的意思是,這是漢代的印章?”

    沈瑜點開圖片,放大,然後說道:“這枚偏將軍印章,銀質,正方形,首微昴,足分立於印體四角,五爪清晰可辨;背圓,龜甲飾重環紋,製作精細,栩栩如生。

    縱橫各2.6厘米、通高2.9厘米、重78克。印文為篆體白文“偏將軍印章”五字,從右至左分三行排列,除第三行為“章”一字外,其餘二行分別為“偏將”、“軍印”二字,且前兩行四字大小完全一致,此種排列方式使得文字體勢自然延伸,所占位置具有黃金分割率特征,適合篆書的伸展,顯得極為美觀。印文布局嚴謹工整,比例協調;字形方圓相兼,古樸流暢;刀法簡潔嫻熟,遒勁有力。

    但是,這應該不是漢代的印章。

    我判斷,三國時期,偏將軍名稱屬於沿用,但是由於戰爭紛紜,武職濫頒。可考被授予偏將軍者有蜀漢之關羽、趙雲、馬超,曹魏之張頜、徐晃,孫吳之周瑜、陸遜等,可見三國時期,偏將軍品位較高,官秩應與大將同,其地位是漢代無以比擬的。

    現在能用來進行佐證的類似例子,有一枚金質——偏將軍印章,以及銀質——偏將軍印章,都是三國時期的物品。

    我觀察這枚銀印,其鑿刻工致峻拔,線條勻稱諧調;章法精巧縝密;篆法工穩謹嚴,筆劃自如。謹慎判斷,這是三國到魏晉時期的印章,比前麵說過的同類例子略晚一些。”

    鹿欣問道:“你說銀印的價值高,是因為時間的原因,還是什麽別的原因?”

    沈瑜說道:“因為數量少,也因為其保存比較完整。

    這枚銀印其特殊的材質,高超的製作水平,舒展、沈穩、典雅而又精整的印文,一絲不苟、精妙絕倫的章法安排,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時期,印章藝術所取得的輝煌的成就和非凡的藝術魅力。我大膽猜測,這枚銀印的價值,能超過百萬。”

    鹿欣聽完,看了看時間,說但:“看你這麽自信,應該沒問題,不過,現在很晚了,明天再研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