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0章 冬雷(2/3)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7004更新時間:2021-05-16 08:13:32

    興許是躺久了,老太爺步伐稱不上矯健,趙甲第本能地想要去攙扶,老人卻擺了擺手,感慨道:“老啦,說不定哪天一閉眼,就再也醒不過來。”他踱步走進正房,後頭跟著田增和趙甲第,老人直接進了書房,沒有坐下,而是站在一麵牆下,牆上掛著一幅年代悠久的巨大軍事地圖,是解放戰爭尾期的全軍戰略路線圖,恢弘而磅礴,老人望著地圖,怔怔出神。

    “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我軍由抗戰期間鄂豫皖發展來的中原軍區從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突圍成功,拉開序幕。《漢口協議》成為一紙笑談。老蔣的***一點都不高明呐。”

    “哈哈,熊向暉頂幾個師,這話不假……”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戰死,張麾下九名將校軍官在遺體前跪成一圈,泣不成聲。華東野戰軍最終在墳前給予立碑,寫下張靈甫之墓。這樣的軍人,興許是在為虎作倀,但起碼能算個中國人。這場戰役期間,隨軍常備支前民工十五萬四千人,後備支前民工四十五萬九千人,整個孟良崮戰場上支援華東野戰軍的民工多達整整六十九萬人。而國民黨高層則隻會在官邸會報上聽著老蔣的訓話,據說是一棟西式小樓,大廳裏有一根一米多長的象牙,而主席他們卻還在黃土窯洞裏吃著糠菜糊團。這樣的戰爭,我們如果不贏下來,愧對祖宗。”

    “山東戰場,雙方投入兵力達到百萬,連水都要喝幹。當時我跟莫斯科外交學院的學生聊天,他們都不信我們能取得勝利,說我們沒有重工業,把城市都丟光了,嗬……”

    “大別山,經略中原,大兵團離開解放區,魯西南戰役,戰略反攻了……”

    “不久以後我曾跟一個出身黃埔係的少將俘虜談心,他感慨說最早黃埔同學聚會,就問誰當了烈士,說起來就神往慷慨,可才二三十年時間,就是另一番光景了。談的都是高官俸祿,是女人,是房子。”

    “我們也不是沒有失敗,恰恰相反,我們就是在失敗中成長起來的,七月分兵,粟老總寫了檢討電報,要獨自扛下來,陳老總和譚老總看了後,認為戰略上沒問題,是軍事部署上的錯誤和戰術上的不講究,粟老總仍然堅持原先觀點,難能可貴呐。我佩服的人不多,粟老總算一個。”

    “要說苦,西北野戰軍最苦。有位華野老總曾疑惑,為什麽中央在四七年夏秋間的電報中經常表揚西北野戰軍,覺得不理解,是在故意抬高西北壓華東,後來到達陝北楊家溝,才釋然。在西北,每一仗每一門山炮規定隻準打五發炮彈,迫擊炮每門隻能配五到十五發炮彈,這要擱在華東,根本不能打。四七年小河會議上,總理按照戰區殲敵成績排了個隊,華東、晉冀魯豫、東北、晉綏、陝甘寧和晉察冀,好嘛,這下子,我們的聶老總坐不住了,哈哈。決定要打個翻身仗……當時要吃掉羅曆戎,部隊急行軍,有個小夥子我記得很清楚,為了鼓舞士氣,這個戰士扛著馬克沁重機槍唱山歌,為了讓他唱得響亮,營裏就讓通信員把幹糧都集中給他吃,不夠就給他找紅薯,這小子嗓子大得出奇,沒讓人失望……”

    王家老太爺始終盯著那幅懸掛了幾十年的軍事地圖,背對田增和趙甲第。嘮嘮叨叨了半個多鍾頭,田增數次想要打斷,卻忍住。四合院本來有一個專職護理班,但過年了,就都被老太爺趕回去,這位一旦犯了強脾氣,別說他這個生活秘書,就是老太爺的孫子也說不上話,甚至一些個領導都勸不動,甚至說不定還要挨這個老上級的訓。就像剛才那位正月初二就來登門拜訪的中央首長,一樣被訓了頓。老太爺說到興頭上,從抽屜拿出一張地圖,鋪在書桌上,朝趙甲第招了招手,說道:“來看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