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回 尹壽朋神遊懸空寺 翠衣女引津桃花洞(2/3)

作者:張寶瑞.字數:7994更新時間:2021-05-16 08:17:40

    尹福心內如焚,飛也似朝東北趕去。

    晚上,尹福猛見一座山脈似自西南朝東北奔騰而來,一座座山峰比肩而立,重重疊疊,氣勢博大渾雄。真有些岩巒疊萬重,鬼怪浩難測。斷層峭立,山勢雄峻,關隘險要,靈峰秀立,森嚴肅穆,有如版畫。

    中峰恒宗為恒山極頂,東峰紫微峰,駝峰般地與恒宗隔凹相連;南峰飛石峰,像一堵丹壁。屏立於恒宗麵前;北峰香爐峰似一炷高香,插於恒宗之後。兩峰翠屏,五峰擁立,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臘梅,昂首天外。

    尹福進了山口,隻見幽深的峽穀兩麵,奇峰插天,大牙相錯,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晴嵐縹緲,煙霧紛飛,石壁萬仞,青天一線,最寬處不足三丈。澗底流水,象一條狂舞的金龍,縱穿關隘,奪口而瀉,形成形勝龍門,雄似劍閣的絕塞天險。

    尹福行不數裏,便見一處神奇的空中樓閣,懸掛在峽穀西側絕壁的半山腰,遠遠望去,神樓仙閣,淩空危掛,丹廓朱戶,傍崖飛棲,仿佛是玲瓏剔透的雕刻,鑲嵌在翠屏峰的刀仞峭壁間,又像是精細入微的剪紙畫屏,吊掛在恒山的大門口。整個寺院麵對恒山,背依紫屏,上載危岩,下降深穀,大有淩空欲飛之勢。

    尹福平生從未見過如此奇觀,他想:這大概就是著名的懸空寺了,真是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中國如此之大,山水勝處,遍藏著數不清的名刹寶寺,有的占山之勝,有的據水之秀,有的依洞之幽,有的傍泉之奇,可是天下竟然還有懸掛在半空之中的寺刹!

    懸空寺沒有一絲光亮和聲息,尹福沿著小徑來到寺院門前,但見寺院以西為正,大門南向。尹福進了寺門,穿過暗廊,便踏進一處長不及十米,寬不過三米的長方形寺院。背崖處是一排整齊的二層樓殿。下層有禪房和佛堂,上層是三佛殿、太乙殿和關帝殿。

    尹福見這懸空寺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連,背崖依龕,別具匠心。其殿樓的分布,形製的裝飾,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出奇,虛實相生。一會兒鑽天窗,一忽兒穿石窟,一會步長廊,一忽兒跨飛棧,手扶岩石,忽上忽下,如置仙境。崖壁微呈弧形,整個寺院就躲在這個弧凹崖龕裏。寺下泉飛瀑瀉,叮咚成曲,鳴震空寺。

    尹福見佛堂內擺著一個高不及一米的木雕像,飛龍盤頂,剔透玲瓏,像前有一牌位,上寫:大明忠義之臣於謙老先生之位。

    尹福又見牌位前有一香爐,香煙繚繞,四下望望,哪裏有於鶯曉等人的影子。

    寺院南北兩端各有一座正方形耳閣,懸空突出,相互對稱,內置懸梯,上下相通。底層向外一麵皆砌磚壁,啟月宮式圓窗,兩相對稱,形製頗為美觀。在三佛殿、太乙殿和關帝殿的脊頂,南北各起配殿兩間,高倚於岩龕,分別為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和千手觀音殿。

    從北耳閣循北向上,在寺院北麵的斷崖絕壁上,懸掛著兩座宏偉的三層九脊懸空飛樓。樓體大部懸空,下麵就岩支撐的木柱,盡都不及碗口粗。兩樓南北高下對峙,爭奇鬥險,中隔斷崖數丈,飛架棧道以通。尹福踏上去,似有搖晃之感,如履薄冰,驚心駭目。

    尹福大叫:“於鶯曉,你躲在哪裏?為何不敢出來?!”

    迥聲在山穀久久蕩漾……

    尹福又大叫:“皇上,你在哪裏……”

    尹福見沒有應聲,沿棧道來到石壁前,那裏有五處石窟,窟內鏤刻著栩栩如生的大石佛,形體高大,氣魄雄偉,端莊大度,體態豐滿。石窟上方鏽刻著“公輸天巧”四個大字,四字下就崖鑲嵌著一塊金代大定十六年重修懸空寺的碑碣,尹福猛地發現碑前掛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慘不忍睹。下麵有個木牌,上寫:犬虜光緒老兒之頭,罪該萬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