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回 隔牆聽英雄形意門 下座說風流杏花村(3/3)

作者:張寶瑞.字數:7538更新時間:2021-05-16 08:17:42

    李魁元、李複貞兩個人摩拳擦掌,正欲比個雌雄,隻見**蘭分開眾人擠了過來。

    “兩位徒弟,都是形意門人,何必動氣?有首詩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師叔,”李魁元憨裏憨氣地叫道。

    “師叔,您也來了。”李複貞趕快拉過一把椅子讓**蘭坐下。

    **蘭拉著兩個人的手,也讓他們分別坐下。他語重心長地說:“兩位徒弟都長這般高了,真是光蔭似箭啊!我當年到太穀時,複貞還淌鼻涕呢,那年我到深州,還是魁元上樹給我摘深州大蜜桃呢!”他拉著李魁元的手說:

    “你想換杏花村的汾酒,你知道有關這個酒的故事嗎?”

    李魁元搖搖頭,有點茫然地望著**蘭。

    **蘭和藹地對李複貞說,“你是本地人,你說說看。”

    李複貞說:“晚唐詩人杜牧有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地民謠唱:‘汾州府,汾陽城,離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裏出美酒,杏花村裏出賢人。’杏花村在呂梁地區汾陽縣城東北三十裏,這是名聞遐邇的酒鄉。還沒進村,遠遠便見紅杏探頭,綠枝掩映……”

    “噢,大冬天還紅杏探頭呀!”李魁元氣呼呼地說。

    “我說的是陽春三月,子夏山聳立村北,汾河水曲折村南,真是風光綺麗的好去處。《汾陽縣誌》說那裏自古‘直鬆萬株’、‘溪泉四出’。據傳,子夏山便是因孔子的學生卜子夏曾在山上設館教書而得名的。至今,子夏下棋的石盤和後人修建的子夏廟仍在山中。早在公元六世紀,杏花村的汾酒就是宮廷的珍品,享有極高的聲名。到了唐代,杏花村燒鍋酒坊達72家之多,出現‘長街恰付登瀛數,處處街頭揭翠簾’的盛況,以致杜甫前來遊覽,李白前來醉古碑。明崇禎年間,闖王李自成自陝渡河,率師北進,路經杏花村,也曾駐飲汾酒,並倚馬立書‘盡善盡美’四字,因此杏花村一度更名為盡善村。杏花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井亭,亭內幽幽井水深不自測,亭壁有清初大詩人傅山手書‘得造花香’四個大字。這口古井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杏花村有個酒店,叫醉仙居,有一天,一個衣著襤褸的窮老道進店喝酒,一喝一大碗,喝罷分文不付,揚長而去。第二天老道又來喝酒,連喝兩大碗,仍不付錢。如此三天,終於醉倒。店主毫不嫌棄,殷勤招待。老道酒醒後,跌跌撞撞。店主雙手攙扶他出門。經過門前水井時,老道問:‘這就是你作酒的水井嗎?’店主剛剛回答一聲‘是’,不料那老道‘哇’的一聲,將腹中之酒吐了出來、不偏不斜,正吐在井裏。說也奇怪,從此,這口井裏的水就變成了芬芳鬱冽的美酒,井也成為神並,杏花村從此名聲大噪。現在杏花村裏的人,從這口井裏汲出的水,仍清澈透明,沒有邪味,用它煮飯不溢鍋,盛到容器裏不起鏽,甚至用來洗衣服也格外柔軟幹淨。《汾陽縣令》有‘汾酒曲’讚揚這口井:‘神品真成九醞漿,居然遷地弗能良。申明亭畔新淘米,水重依稀亞蟹黃’……”

    這時,隻聽門外有人大喝:“快給我端杏花村汾酒來!”

    www.biqiuge8./book/32251/199513.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