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3章 孝基平叛【一】(1/3)

作者:饒傑字數:6322更新時間:2021-05-20 22:03:34

    杜如晦嗬嗬一笑,親自為李世民取出筆墨紙硯,並爭著替他研墨、待墨研好,李世民手執狼毫,龍飛鳳舞地書寫起來。頃刻,一道字跡遒勁妍媚的手諭就寫好了。杜如晦看著李世民的墨寶,讚不絕口。的確,李世民的書**底十分了得,可謂深得王羲之之真傳。

    接著,李世民便令侍從官把自己的親信傳喚到身邊,將手諭交付於他,令他立馬趕往李仲文處。然後,他又把一直逗留在營中等候回音的信使叫到跟前,將那份批複遞到他手上,令他立即返回浩州要塞,交與劉弘基。兩位信使得令,立即翻身上馬,朝各自的目的地疾馳而去。

    難題終於解決了,李世民舒展了眉頭,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然而此時,夏縣的永安王李孝基卻愁眉緊鎖,一籌莫展。他奉李淵之命率軍前來夏縣平叛呂崇茂,一路勢如破竹,把叛軍趕出城外,占據了夏縣城池。眼看著就要把呂崇茂的叛軍徹底鏟除,好向皇上邀功請賞。可誰知就在這時,定楊大將尉遲敬德率軍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夏縣。尋相和呂崇茂獲悉,便立馬率領殘部與尉遲敬德會合。如此一來,賊軍的兵馬驟然增多,氣焰也隨之囂張起來。在尉遲敬德的率領下,他們很快包圍了唐軍。眼看著城外氣勢洶洶的賊軍,李孝基心裏頭不免發慌,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便將唐儉、獨孤懷恩、於筠等將佐召集到營署商議禦敵之策。

    營帳內的氣氛有些緊張,李孝基端坐於主帥位,低垂著頭默不作聲。唐儉等將佐彼此相視了下,然後把眼睛齊刷刷地對準了永安王。他們看見李孝基神色凝重,那張微胖的長臉陰沉得像要下雨的天空,心裏就不免有點兒不安。他們知道李孝基在為何是而煩憂,也想為他分憂解難,卻又遲遲不敢開口。因為他們清楚李孝基的脾氣,他是不樂意別人打擾自己的思路,更不樂意別人在自己開口之前發表意見。所以,他們隻能沉默地注視著他,等待著他下達指示。此時,燈光搖曳的帳內一片靜寂,連一根針掉到地下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過了幾分鍾,李孝基忽然抬起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逐一掃視了在座各位的臉龐,然後用略帶嘶啞的聲音緩慢地說道:

    “今賊軍包圍了城池,且氣焰十分囂張,大有一口氣吃掉我等的氣勢。麵對如此險境,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可退敵哪?”

    眾將看見李孝基終於開口說話了,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他們彼此交頭接耳,輕聲議論著退敵之計。一會兒後,獨孤懷恩高聲答道:

    “將軍,在下以為欲退敵,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出城攻打賊軍,把尉遲敬德、呂崇茂他們斬掉!”

    “獨孤將軍說的是!”於筠附和道,“今尉遲敬德率兵增援呂崇茂,已將我軍層層包圍,若不及時發兵攻打,待城中斷糧,軍心必懈矣!”

    “言之有理!”李孝基尋思了下,望著屬下說道,“我軍已被賊寇困於城中數日,糧道不暢,倉稟日漸空虛。若再過三日不能退敵,可就得斷炊了。這將士口中無食,饑餓難忍,還不得造本王的反嗎?到時候,恐怕賊寇還沒攻城,自己就先亂了陣腳。如此,那豈不是城池不攻自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