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08章 我有個幾千億美元不過分吧(2/3)

作者:吃一口布丁字數:6654更新時間:2022-10-31 04:07:21

    當然是因為蘋果手機的利潤極為驚人了,在2016年,蘋果對外銷售的機型是iPhone7,在華夏市場的平均售價在6000元一台。

    而在這個時期,與之進行競爭的安卓旗艦機型是小米6,平均售價在2600元左右,二者之間的價格相差了一倍還多。

    那麽小米6的製造成本會比 iPhone 7要低嗎?

    答案是小米6的製造成本要遠遠高於 iPhone 7。

    這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一台售價2600元的手機的成本怎麽可能低於一台售價6000元的手機的成本呢?

    但事實就是如此,首先任何一款iPhone手機的全球銷量都是1億台起步,這就導致其需要的所有零件也都是以億為單位的,需求十分旺盛,訂單非常的巨大,這自然也能夠將每個零件的成本給壓到極低。

    相反,哪怕是銷量巔峰的小米6,在全年的銷量也不到1,000萬台,訂單的需求還不到 iPhone7的1/10,這在單價議能力上要遠遠低於蘋果,拿貨價格自然也就要高於蘋果了。

    簡單的說,同一個零件,原價是兩美元一個,蘋果同時要購買1億個,那不能夠非常霸氣的對供應商表示,我最多掏40美分的采購價格,你要是不賣給我,我就去別人那裏買。

    供應商雖然一臉苦瓜,但仔細算一下,雖然40美分的價格相當於打了兩折,可如果總數有1億個的話,用批量生產的手段來壓低成本,那這40美分自己還能賺個10美分,1億個就是1,000萬美元的利潤,好歹也是錢呀。

    如果這個訂單交給了競爭對手,那一進一出自己就相當於虧損了2,000萬美元,而這2,000萬美元很有可能都是每年固定的損失,誰能遭得住呀。

    所以雖然價格非常離譜,但供應商還是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同樣情況下小米去談,也提出40美分一個,但隻要1,000萬個,這樣的話,每個零件的實際成本最多隻能壓縮到60美分左右,而我最少也要每個賺他個10美分吧。

    所以供應商的價格就咬死,最低也要70美分甚至80美分一個,否則你愛找誰去找誰,反正老子靠著蘋果這個爸爸,不缺訂單。

    得,小米隻能夠認命,花70每噸的價格采購同樣的零件。每個零件的數量一多,成本自然就跟著上來。

    除此之外還有研發方麵的成本,雖然提到這裏有些喪氣,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蘋果是全球少數的幾家能夠自主完成整個手機設計的企業。

    而小米等國產安卓手機品牌,基本上扮演的都是組裝廠的角色。

    而這就會帶來巨大的利潤差距。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手機芯片。

    眾所周知,現在幾乎所有的主流安卓手機使用的都是高通公司開發的驍龍芯片,而蘋果使用的是自家研發的a係列芯片。

    如此一來,芯片的成本就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模式,蘋果是自己直接完成了整個A係列芯片的設計製造方案,然後把整個方案丟給台積電這樣的芯片封裝生產商,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設計完成生產製造,台積電隻是收個材料費和加工費,一整套下來的成本不到50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