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 改良牧草(1/2)

作者:方所字數:4818更新時間:2021-09-10 15:39:30

    工作上手熟練了,種植的果樹打理也比較簡單,吳思源的時間又感覺多了好多。

    60年代的牧場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遊戲,沒有什麽娛樂措施,放個電影都是一年遇不上幾回的稀罕事。

    感覺有些無聊的吳思源,隻能不斷地給自己找事情做!

    這一次,他盯上了草原上的牧草。

    馬兒吃的牧草!

    說到牧草,先來說說牧場。

    敕勒川牧場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牧場,它是一個馬場,還是一個軍馬場。

    它是有政治背景的。

    所以在電影裏,在牧民的庇護下,許靈均才可以安然無恙,因為別人也不敢隨便衝擊馬場。

    為什麽一個馬場在那個年代有這樣的威懾力?

    因為在60年代,當時的中央就提出了全軍騾馬化。

    雖然在50年代的時候,國家就出現了第一個機械師,國際上的軍事潮流也是在往機械化發展。

    但是新中國的底子薄,公路體係尚未完成,道路交通情況又非常複雜,很多時候,坦克大炮都要依靠騾馬才能拖走,實行騾馬化才是當前最適合當時中國軍隊的一種方式。

    在這種背景之下,全軍開始大搞軍馬場和牲畜畜養的建設,敕勒川牧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

    在當時社會普遍吃不飽肚子的情況下,敕勒川牧場的牧民在食物的供應上還是充足的。

    牧場所在的鎮縣,規定每月食油的定量是三兩,肉的定量是半斤,而且肉的質量也不能保證。

    而敕勒川牧場的牧民就不同了,他們每月食油的供應量是一斤二兩,至於肉食,每一個生產連隊哪一個月不宰殺兩頭豬啊?

    所以,後來那麽多人都逃到敕勒川牧場去,是有原因的。

    當然,享受這麽好的待遇,敕勒川牧場牧民身上的政治任務也很重,每年提供多少馬匹,都是有規定的!

    而且是死規定的!

    所以,電影裏,敕勒川牧場的那些牧民才這麽有底氣不理會那些人,拿出牧草產量不夠,馬兒吃不飽會瘦的理由,直接帶著許靈均上山放牧了!

    上山放牧苦呀,一去十來天,一個月都不能回家,但也好過被拉受難!

    牧民們也願意跟許靈均熬這個苦!

    許靈均感動得不行!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牧民們用的借口——牧草產量不足,確實也是現實!

    敕勒川牧場這邊的草原,普遍種植的牧草種類是羊草。

    羊草又名堿草,它是歐亞大陸草原區東部草甸草原及幹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種之一,在寒冷、幹燥地區生長良好,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黃晚,能在較長的時間內提供較多的青飼料。

    在營養價值上,民諺有雲:“羊草有油性,不喂料也上膘”,可見其口碑之好。

    羊草調製成幹草後,粗蛋白含量在10%左右,礦物質和胡蘿卜素含量豐富,且青草氣味芬芳,適口性好,調製良好的話很耐儲藏。

    但也需要注意,羊草的營養價值隨著草齡而成下降態勢。單純從羊草的營養價值來講,分蘖期和拔節期的羊草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處於最高峰,一般均達到14%,此時刈割可使營養價值最大化!

    羊草是多年生牧草,目前在我國是馬匹的主要牧草。它的根係發達,繁殖蔓延快,耐寒、耐旱但不耐澇,是一種優質牧草,一畝幹草產量能有200-300公斤。

    相對於後世動不動畝產幾千斤,上萬斤的其他品種牧草,羊草的這個畝產量真的不夠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