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到四百三十六章 虛擬研發的重要性(2/2)

作者:二馬示羊字數:4080更新時間:2022-01-18 16:05:03

    也就是,我們鑄夢集團要想進入某個領域,第一步就是全方位的了解這個領域,然後盡可能的收集數據。

    接下來就是我的拿手好戲了,也就是設計一套有針對性的人工智能,並在科研和生產中,不斷的完善這套智能內核,讓它成為這個領域全能型的虛擬工程師。

    不僅僅配合研發,還可以直接應用於生產。

    所以我們鑄夢集團的某項技術隻要完成了理論研發,之後很快就能做出實驗性質的設備,再然後通過這些實驗裝置建造和運行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優化,最終快速達成量產化。”

    桃醉麵色驕傲的看著前方,對身邊的陳老到:“我們的科研人員要幹什麽?不是重複枯燥的對比試驗,也不是枯燥的記錄分析數據。

    這些事情,都是相關的智能內核完成的,智能內核甚至還會直接羅列出數據間的關聯和各種波動、以及矛盾的地方。

    我們的科研人員,隻需要在這些可視化的圖形信息列表中,發現並提出問題、或者找到靈感。

    而專精某一領域的智能內核,會基於這項技術的原理,以及采集到的數據,快速的進行模擬實驗,也就是虛擬實驗,初步對科研人員們的發現和疑問進行驗證。

    如果虛擬實驗發現了問題那就能快速解決或者有新的發現,如果虛擬實驗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那麽隻要相關的科研人員堅持,還會通過實機測驗,去檢驗科研人員們的堅持。

    我們鑄夢的科研團隊平時就是這麽推進一個個科研項目的。

    現在各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那種老式的科研方式,我們從一開始就摒棄了。

    鑄夢集團包括總部的科研基地和這裏都一樣,最大的科研工具就是放置於各個實驗基地內的智能超算。

    這也是我們為什麽對算力無限追求的原因。

    因為隻能算法配合算力,就是能夠讓科研自動化、智能化,讓科研這種工作裏麵最枯燥、最繁瑣的工作盡可能的數字化。”

    到這裏,桃醉笑著道:“您應該聽過我們鑄夢科研團隊被挖牆腳的事情吧,但是那些被挖走的科研人員都怎麽樣了?

    脫離了這個智能化程度高的虛擬研發體係,他們就會發現,科研這份工作裏麵所有的人、設備和材料、數據全都在拖他們的後腿,甚至是跟他們作對。

    以前他們以為的三可以完成的實驗,可能至少需要三個星期不止,甚至是三個月也不一定。

    而原本他們以為的三次實機實驗、三份的預算,到了真正動手的時候,實驗的次數和耗材代表的經費,可能需要翻三十倍、三百倍不止。

    現在網絡上高維、降維打擊這些都成了網絡熱詞,可沒人去關心該如何去給一個領域升維,而都是圍繞著這個詞本身的含義蹭熱度。

    既然工業製造業早都從流水線時代進入到了現在的更精準、更高效的無人流水線時代了,農業也都進入了大機械、從育種到收割數據聯動的科學化的物聯網時代,

    那麽為什麽,科研就還要遵循傳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